第(1/3)頁 真要說陸非凡對這次的金像獎沒有任何期待的話,也不盡然。電影人哪有嫌棄得獎多的? 這就比如是班級里的學霸,嘴上說著自己并不在乎第一名,但是每次考試,都恨不得使出渾身解數一般。何況頒獎現場來都來了,不拿獎,難道真是來旅游的? 聽到臺上林加棟高聲宣布《致青春》獲獎的消息侯,陸非凡在微微愣神的時候,現場已經響起了一片掌聲。 大概金像獎也覺得,每次都是自己人玩,有點沒意思了。但是影帝影后這種重量級的獎項,真的頒給內地人,自己又覺得會肉疼,更不用說像最佳電影,最佳導演這種壓軸獎項了,就是死也要握在HK人自己手里。所以最后,大家想來想去,生生的加了一個最佳兩岸華語電影這么個奇葩獎項。 不過嘛,奇葩歸奇葩,但多少還是有些含金量的。甚至在內地電影人的眼里,這個獎項,要比最佳影片的內在涵義要深刻的多。 眾所周知,內地的影片很難拿到金像獎的最佳影片,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拿到了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的獎項,其實就等于是最佳影片的水平了呢? 如果陸非凡知道有人這樣想,一定會回一個大寫的“NO”! 為什么呢? 因為,所有的華語電影節,在評選最佳影片的時候,除了電影本身的質量,還有一個因素,是評委會重點參考的因素,那就是導演的資歷問題。 陸非凡敢打包票,如果這次的提名不是最佳兩岸華語電影,而是最佳影片的話,那么獲獎的,一定是小剛導演的《一九四二》,絕不會是自己的這部電影。 不過眼下,一個聽名字就不是那么高級的獎項,也就沒那么多講究了,評委們大多還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評選的。何況人家小剛導演壓根就沒來。 在一眾大佬們的注視下,陸非凡施施然的走上了舞臺。 握著沉甸甸的獎杯,陸非凡看著臺下熟悉或者陌生的面孔,面露微笑。 照例是要發表獲獎感言的。 接過林加棟遞過來的話筒,陸非凡笑著看向臺下,開口說道:“說實話,我以前一直覺得,金像獎的獎杯,應該會很沉,拿著會很吃力。現在拿到了,卻覺得似乎沒那么沉?難道就因為我這個不是最佳影片,所以偷工減料了?” “哈哈……” 臺下,HK演員和內地演員,涇渭分明的隔著一條過道,分作在兩邊。陸非凡的話音一起,兩邊都哄笑起來。 華夏各大電影獎項,最有意思的大概就是,單純看獎杯,是看不出來區別的。 就比如說飛虎獎吧。無論是哪個獎項,獎杯都是一模一樣的,基座上也只是寫著“華夏飛虎獎”的字樣,并不會把具體的獎項類別寫上去。 金像獎的獎杯也是如此。基座上寫著“華夏HK電影金像獎”的字樣。 “說實話,能拿到這次的最佳兩岸華語電影,我的內心還真有點小激動!”陸非凡還在繼續,“在這里,感謝曾經和我共同奮斗的演員們,這份獎,不屬于我個人,而是我們這個集體共同的榮譽!我相信,隨著我們大家的進步,下一次,下下次,我們還會再次來到這個舞臺上!謝謝!” 在華夏內地,拿了獎,基本就是抱著獎杯回座位和自己的小伙伴們分享喜悅了。不過金像獎還略有不同,在回去之前,還要先去后臺進行采訪。 這一點,大概是從國外的電影節學來的。 早在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的獎項出現之初,去后臺采訪的獲獎者,一般都是很尷尬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