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精簡人員編制,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起碼能治好新光明廠一半的病。”李路道。 王嘉慶思索良久,凝重地說道,“這兩點是獨立的,也是相互關聯的,想必遇到的阻力會很大。” 精簡人員就要裁員,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就勢必要壓縮其他方面的投入,無論哪一點,涉及到的都是職工們切身的利益。難度可想而知。李路有一點沒說出來,那就是國企受到上級領導機構行政命令的控制,很難像私營企業那樣憑借著負責人的意識來行事,就更難把負責人的意識徹底貫徹了。 王嘉慶這么一通折騰,想保住的不就是他個人對新光明廠的經營意識上的控制嗎?要當好國企領導不容易,一方面要應對上級的行政約束,另一方面要面對風云變幻的市場。 “說說怎么改吧,紅星廠和奮遠公司,打算怎樣來入股新光明廠?”王嘉慶沒有就之前的問題繼續探討,轉而詢問一些能夠得到肯定答案的事情來。 李路心里已經有了全盤的計劃,在靜觀其變的十多天里,他做了深刻的自我反思,重新把事業做了規劃,因此胸有成竹。 “我會成立一家投資公司來做這個事情,技術、貿易等其他方面的合作,改制后的新光明廠再分別和紅星廠或者其他什么公司去談,投資公司只做資金方面的注入。”李路道,“這涉及到我這邊的重組,需要點時間。” 王嘉慶道,“那再好不過。這樣會省掉很多麻煩。” “是這樣考慮的。”李路道,“香港永基集團注資,應當是避免不了的。你還是要做好心理準備。” 王嘉慶凝重地點頭,“我明白,只要我在這個位置上,就一定會竭力維護新光明廠的利益。不過你得盡快理順情況,上面的風向有些搖擺,現在大家心里都不踏實。” “我也聽說了,我相信堅持下去是一定能看到更加光明的未來的。”李路笑著說道。 王嘉慶忽然說,“小李,我很佩服你樂觀的心態,你總是有很充足的信心,我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李路笑著說道,“是好事還是壞事我知道,但對未來充滿信心一定是好事。” “說得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