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臣斗膽諫言-《漢興八百年》
第(2/3)頁
言及于此,四十四歲的楊素豁然站起,走到御桌前方三米處,跪地拜道。
“近三十多年以來,國朝吏治一日不如一日,官場腐敗日益滋生,百姓雖談不上疾苦,卻也怨聲載道,多有不滿。幸好朝廷財政充盈,交通便捷,可以很好的應對各類天災。否則,一旦財政赤字,道路得不到修整,災難來不及賑治,其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右相起來說話!”劉毅給侍立在門邊的楊廣打了個眼色。
楊廣連忙走上前,伸手欲拉起楊素,卻被后者奮力撥開。
楊素再拜道:“陛下,如今一個小小的鄉亭,就有十幾名編外契約人員協理公務,縣級政府各類編外契約人員如協警、協書辦、協內勤加起來足有上百名,郡級政府的編外人員更是高達近千名,更有甚者已超過千名!”
“編外人員的大量增加,致使朝廷的支出與日俱增不說,更讓各種素質底下、道德敗壞的人擾亂官場風氣,嚴重損害了朝廷在民間百姓心中的形象。臣句句肺腑之言,懇求陛下嚴查江陵郡守貪腐之事,整頓吏治,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望著匍匐在地的楊素,劉毅選擇了沉默。
他當然知道楊素說的這些問題,原劉毅在地方上任職的那些年,懲處的貪官不在少數,但當時蕭氏外戚榮寵一時,整頓吏治非當時他一人所能做到。
如今他貴為皇帝,自然要在穩固皇權后,騰出手好好懲治那些貪官污吏。
但他之所以沉默,不是現在沒有心思整頓吏治,而是奇怪為何今早來見他的第一個人會是楊素。
難道這只是巧合?
原時空的楊素,爺爺是北魏諫議大夫楊暄,老爸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楊敷,他本人更是歷經楊堅、楊廣兩朝的隋朝權臣。在李世民眼中他是欺主罔上,賊害良民,導致隋朝大亂的惡人。
而在這個時空,從楊素以往的表現來看,卻是一位為國為民的忠良之臣。
劉毅沉思良久之后,緩緩開口道:“朕答應你!”
楊素微微動容,楊廣眼疾手快,立馬上前將其扶起,并拉著楊素慢慢坐下。
“針對調查江陵郡守貪腐一案,右相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聽到劉毅詢問,楊素急忙起身,再次鞠躬拜道:“回稟陛下,臣以為李國舅為人剛正不阿,自任陛下的侍中官以來屢次直言請諫,可派其為天子欽差,持符節前往江陵郡,全權調查郡守貪腐之事?”
劉毅聞言,眼前一亮。
江陵郡守最初是諫議長杜南天舉薦的人,自前年上任郡守之后政績還算優異,將江陵治理的井井有條,更是屢次打擊當地惡霸豪強,鏟除了不少禍害百姓的江湖勢力,在民間頗有聲望。
想要對這樣一個表面深得民心的“清官”下手,挖出其深藏幕后的齷齪一面,派去的欽差若沒有一定的強硬背景,到了江陵郡之后,恐怕不僅查不出什么來,有可能還會死于某些意外。
比如,江陵靠海,城內水上交通發達,搞不好就會落水染病而死,或直接溺水而亡。
楊素口中的李國舅乃是劉毅的小舅子,也是皇后李貞兒的四兄,即侍中官李淵。
“那便依卿之言,任李淵為欽差!”劉毅揮了一下袖子,拍案道:“楊廣,你去擬詔!”
“遵旨!”楊廣道。
“陛下圣明!”楊素道。
片刻后,劉毅檢查了一遍詔書內容,確認無誤后,在詔書上加蓋了皇帝信璽。
隨后,他把詔書交給楊廣,說道:“派人把詔書送去御史臺!”
只有加蓋皇帝印璽,經御史大夫審查蓋章、政事堂丞相蓋章的詔書,才是合法的詔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图木舒克市|
于都县|
通化市|
海宁市|
东山县|
蛟河市|
临城县|
新乐市|
静宁县|
基隆市|
乌鲁木齐县|
阿拉善盟|
绍兴市|
桦南县|
肃宁县|
尚义县|
锡林郭勒盟|
澎湖县|
湟源县|
高州市|
克东县|
南华县|
临西县|
修武县|
江山市|
绥德县|
讷河市|
衡阳市|
和田市|
五寨县|
富锦市|
鄂州市|
丰宁|
盱眙县|
日喀则市|
青阳县|
安陆市|
石棉县|
兴城市|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