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見-《書劍盛唐》
第(2/3)頁
一場辯論下來,即便是魏征也發現了李誠辯才之雄,如果他真的一門心思為皇帝驅馳,那真是要出人命的事情啊。僅僅是這樣還不算什么,李誠在其他方面展現出來的才華,更為驚人。文采不算,經濟之道可謂曠世奇才。這
樣的人才,用的好就是國庫的幸事,搞不好就成為皇帝驕奢淫欲的催化劑。通俗的來講,李世民這個皇帝太吊了,大家搞不住他,李誠再做幫手的話,就沒法遏制皇帝的欲望。
“魏相難道沒看出來,誠無意廟堂?”李誠很誠懇的表達了自己的心意,魏征卻搖搖頭:“非也,此一時彼一時,與自成無關,奈何大勢所趨,不得不為也。”
啥意思,就是李誠到時候就算無心廟堂,也會被大勢推著往前走的。就這么一句話,李誠對魏征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心里更加佩服這一位大唐第一噴子。為啥這么說呢?兩個字“遠見”。這么說吧,魏征已經看到了,自己或者是一些老臣死后,李誠不得不上。
為啥這么說呢?朝政的需要,皇帝的需要。這個時候,李誠想到的是李世民征高句麗之后,回來說:“如果魏征還在,一定會勸阻我征伐高句麗的。”
李世民征伐高句麗并不算失敗,但是對于國家來說,經濟上是一筆賠本買賣。消耗巨大,卻沒有達成戰略目標。李誠站在后來者的角度看問題,李世民征高句麗,戰術上出現了南轅北轍的錯誤。就不該走陸地,直接走海路,在是最佳路線。
不管怎么說,李誠終于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魏征不是一個現代人,他是一個唐朝人。自己用現代人的思維去考慮魏征本身,就犯了一個錯誤。魏征看到了李誠沒有看到的東西,李誠的目的是抱大腿,魏征則擔心李誠給李世民帶來的變化。
出發點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是相悖的。李誠再不主動招惹魏征,客觀上已經給魏征為首的一群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舉個例子,皇帝有錢了,對山東士族就不會那么客氣了。你配合一點還好,不配合刀子就過來了。
任何一個李世民這樣的皇帝,都不喜歡被人制約的。但是君主的權利,無論怎么看,都必須要有制約。否則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就是災難。熟悉歷史的李誠,很快就想到了很多例子,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
一個對國家有絕對控制權的皇帝,一個決定很可能就把一個民族帶上了一條死路。這一點體現在滿清身上最為明顯。滿清是君主集權的巔峰,為了維系其統治,徹底的閉關鎖國。使得本已經落后西方的華夏,開了歷史的倒車。
這一倒車不要緊,中華民族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過門被打開的那一天起,一個多世紀之后,中國人民才算站起來。站起來之后,又奮力的追趕了七十年,才算勉強接近西方。真
的領會了魏征的心思之后,李誠的表情也變得凝重了起來。低頭沉思良久,緩緩抬頭道:“誠長于事務,短于廟堂之爭。有心置身事外,卻不得不陷入其中。”“
自成是聰明人,征心甚慰。”魏征看著李誠的表情變化,放心了許多。他能這么說話,說明他開始正視這個問題了。很多話,李誠也沒法跟魏征說,比如李誠搞兄弟會,其實就是在布局。這個布局的初衷就是自保,但是李誠也很清楚,發展下去會變成什么樣子。
兄弟會變成一個龐然大物之后,很自然的就會站在皇帝的對立面。這一點,李誠不會挑明,魏征也沒看出來。“魏相,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李誠總算是說了這么一句。
魏征微微一愣,隨即一笑道:“征明白了!”說著掙扎站起,朝李誠鄭重拱手。李誠的可怕之處,在于未知。魏征從他的身上,看見了太多的未知。原則上要防患于未然,最好是扼殺在萌芽狀態。但是魏征現在對李誠已經無可奈何了。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马市|
文水县|
佛冈县|
吴旗县|
晋宁县|
民权县|
灯塔市|
临洮县|
万载县|
隆尧县|
丹寨县|
三河市|
松潘县|
武邑县|
华安县|
长顺县|
都匀市|
中西区|
承德市|
辽阳市|
土默特左旗|
石台县|
新密市|
温州市|
泗水县|
三门县|
庆安县|
新昌县|
乾安县|
肃宁县|
普定县|
浦江县|
高尔夫|
白河县|
南丰县|
八宿县|
汝州市|
河北区|
宣汉县|
松江区|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