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干干凈凈-《明朝當官那些年》
第(1/3)頁
陳惇感覺身上暖洋洋地,嘴中一片溫燙的暖意,他不由自主啊了一聲,卻灌進去一口酒,咂摸了半天嘆道:“好酒啊。”
“醒了,醒了,”東君喜極而泣,輕柔地拂去他嘴邊的涎水:“再喝幾口,暖暖身子。”
陳惇一轱轆翻起來,就這陸東君的玉手連連喝了幾口,正午的陽光灑在他身上,總算讓他有一種重回人世的感覺:“鬼知道我陳夢龍一晚上經歷了什么。”
“丈夫勛業何足有?為虜為王如反手。提取山河與別人,到頭一鑊悲烹狗!”船頭之人搖著軸櫓,放聲長歌。
陳惇感其豪氣,一抱拳:“兄弟,大恩不言謝,今日我陳惇全靠你相救才得以保全性命,他日必當百倍奉還。”
這大個子哈哈一笑:“你在紹興大牢里還曾救過我呢,如今不過是扯平了。”
陳惇與他話語投機,也燦然一笑。誰知這大個子忽然問道:“班主任是什么,是縣學訓導一類的官員嗎?”
陳惇模糊記起自己的胡言亂語,不好意思地摸摸頭:“班主任,就是管理一個學習班所有學生的教師,組織、領導和教育學生,不光是代課。”
陳惇本來是隨口而說,沒想到這大個子似乎若有所思,連連點頭:“那這與我的主張相似。我在吉安永豐建了個公學,全族子弟的教育不分散在各個私塾、家庭里,而是集中在公學中,總聚祠、總宿祠、總送饌,每月朔望,相聚一坐,樂觀子弟禮以相讓,不需數年,冠、婚、喪、祭、賦役,一切通其有無。”
陳惇聽他在自己家鄉弄了個聚和堂,這個聚和堂是個大機構,因為在他的設計圖里,聚和堂對一縣之地幼小者和年青人進行集體教養,一起種田、祭祀、吃飯睡覺。還有這個堂中的公學不是走讀而是住校的集體生活,這些孩子長大以后,“冠婚衣食,酌取于祠”。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得到休息與奉養,做到“老安”與“少懷”。
陳惇揉了一把臉:“媽的古人比后世所謂現代人,會玩多了……這是要搞烏托邦啊。”
烏托邦是空想社會主義,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就像世外桃源,是社會理論的一種,但這種理論似乎在這個所謂的“聚和堂”中開始了實踐。這個聚和堂聽起來是一種草莽英雄聯合的堂會名字,而他的創立者也就是眼前之人,提倡以“會”統天下,天下士農工商之家,“都以顯以藏于會”。
其意義,不僅限于把家與“會”聯系起來,使家成為會的組成的一部分,尤在通過“會”,實現政治、經濟、組織、教育上的一體化,提倡破除私念,在封建社會的巔峰期,這種具有平等色彩的社會關系顯然驚世駭俗,連陳惇都感到非常驚嘆,何況是一旁默默而坐的陸東君。
“怎么,”大個子見他兩個神色駭異,就問道:“你覺得我這個聚和堂,怎么樣?”
“兄弟,你確實很有想法。”陳惇想了想,道:“你這個聚和堂,從政治上,將小農小戶聯合起來,由聚和堂統一出面繳納賦稅;經濟上,你這叫……農業經濟合作化啊,教育上,你建了個公立大學,推行你的思想,每月朔望還搞個半月談……可以可以,相當厲害。”
“我怎么覺得,你這個夸獎,不是真心的呢。”這大個子蹲坐在他前方,饒有興致地盯著他。
陳惇避開他鷹隼一樣的雙目,搖頭道:“是真心夸獎,你這屬于農村改革,說真的,代表了先進生產的發展方向,這個社會以后就是共產的、集體的,這么多有進步有前瞻性的東西,都是你一手搞出來的,我特別佩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昭觉县|
花莲县|
资源县|
永福县|
崇州市|
黄骅市|
莆田市|
米易县|
黎川县|
呼和浩特市|
新竹市|
红原县|
那曲县|
天津市|
垫江县|
尉氏县|
绵阳市|
大方县|
都昌县|
介休市|
青阳县|
仲巴县|
施秉县|
达州市|
雷山县|
桐梓县|
张家界市|
徐汇区|
吕梁市|
潢川县|
扬中市|
随州市|
澄城县|
沁源县|
浦江县|
镇远县|
三原县|
汉沽区|
托里县|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