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選擇-《明朝當(dāng)官那些年》
第(1/3)頁
要說嘉靖帝對報紙的喜愛程度,那幾乎可以算是頭號粉絲了,幾張薄薄的紙頁被他翻來覆去,連廣告都不放過,當(dāng)然也要怪陳惇的廣告詞新穎異常——嘉靖帝還常常跟陸炳討論文征明的板頭設(shè)計,討論蘇州市民生活,物價幾分,討論蘇州最近收容的兩個泰西人,說他們寫的東西“頗多怪誕”,禁不起細(xì)看,如此種種。
甚至還將這紙張送去給裕王和景王去看。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二王長在深宮,哪里知道百姓疾苦,又從何處了解了億兆生民?”嘉靖帝就跟陸炳道:“宮中年年演《打麥戲》,他們光知道樂呵呵地看著,只怕連麥子和韭菜也分不清吧?如此五谷不分,將來做了皇帝,又如何治理天下?把這報紙送去給他們看,就是讓他們知道我大明朝的百姓平日里都是怎么過日子的。這報紙比《朝聞報》寫得好,就是因為里面有家長里短,還有雞毛蒜皮,一副塵世萬相。”
陸炳也很贊同:“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這報紙雖小,卻包納千姿百態(tài),雖然只是蘇州一府之地,但從一府之地可以觀察全國,朝堂推行的決策,下達(dá)的政令,一覽無余。”
陳惇如果在這里,聽到嘉靖帝和陸炳這一對君臣的這一席話,肯定會瞠目結(jié)舌,不過是一份報紙罷了,竟然被嘉靖帝當(dāng)成教育下一代、了解社會的教材。
其實倒也不算嘉靖帝小題大做,嘉靖帝就擔(dān)心的是自己這兩個兒子,尤其是溫吞吞的裕王,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將來被人操控在掌中。想當(dāng)年嘉靖帝并不是深宮長大的皇子,而是藩王世子,當(dāng)年初登大寶之前,也算是人情練達(dá),通曉俗務(wù),做了皇帝不也被大臣們耍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
做皇帝其實是個角色扮演游戲,誰都不是天生就會,而是需要經(jīng)年歷練——嘉靖帝過了三五年才進(jìn)入了角色,誰知道下一代要用多長時間呢?
“這真是那小子辦起來的?”嘉靖帝又問道。
“真是。”陸炳道:“也不知道這小子腦子是什么做的,怎么會這么多奇思妙想,《白蛇傳》、《管趙譚》還不夠,又想出這么個報紙來,現(xiàn)在蘇州家家戶戶都在訂閱,江北這邊還不太有名聲,江南倒是傳得厲害,還有客商專門守在報社門口,報紙一出就搶購,賣到江北的也有,價格漲到一兩一份,這小子真是捧了個金娃娃。”
“朕之前光看他話本寫得好,”嘉靖帝就道:“《管趙譚》多是幽冥之事,《杜十娘》雖然也寫了些人間的事兒,也只不過是才子佳人,郎情妾意之類的,雖寫得好,終究不與百姓掛鉤,也于君王治世無益。只有這報紙,關(guān)乎國計民生,該是朕的案頭之物。”
陸炳聽到這里暗自心驚,當(dāng)年陳惇不肯再為皇帝寫傳奇話本,他還暗道這小子不識抬舉,拋卻了一條青云之路——沒想到這小子看得比他明白,知道嘉靖帝即使對這些話本愛不釋手,心里終究是鄙薄的,而寫這些東西的人在嘉靖帝心里就和弄臣無異。這小子心高氣傲,要做君王資政的大臣,不肯做呼來喝去的侍臣,果然是心性聰明。
“那臣可就要為陛下賀了,”陸炳順勢道:“原以為陳惇是個慣會捉弄筆頭的騷客,現(xiàn)在看來,恐怕還真是心有天下的讀書郎呢,將來可不就是陛下的左膀右臂嗎。”
嘉靖帝哈哈大笑:“也要看他成不成器,萬一是個不成器的,白白辜負(fù)了朕的希望呢?”
嘉靖帝記得自己說這話也不到兩個月,如今他就想把這話收回去了,因為這新的一期《蘇州報》上,大剌剌地刊登著所謂王江涇大捷真相,讓嘉靖帝怒從中來,面色鐵青。
“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嘉靖帝忍住心頭怒火,將這報道細(xì)讀了一遍,等案頭的燈燭結(jié)了兩個燈花的時候,聽聞了傳召的陸炳才匆匆趕到西苑。
陸炳是早就料到了皇帝的反應(yīng)的,因為報紙就是他送的,如果他不想讓皇帝看到這一篇報道,可以不呈送的。
“這報道你看了吧?”果然嘉靖帝劈頭蓋臉就問道。
“臣看過。”陸炳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界首市|
霍邱县|
方正县|
通化市|
平果县|
柞水县|
襄垣县|
永泰县|
柳州市|
西宁市|
石河子市|
兴隆县|
勃利县|
临漳县|
SHOW|
成安县|
尼木县|
株洲市|
南皮县|
普定县|
繁昌县|
新和县|
临邑县|
陇川县|
来安县|
库伦旗|
祁门县|
布拖县|
武安市|
潞西市|
玉环县|
新津县|
乌恰县|
元氏县|
高青县|
资阳市|
安西县|
呼玛县|
漳平市|
小金县|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