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有多久沒給陸澤的作品寫過影評了?想一想,已經一年有余了,這段使勁醉心于工作和戀愛,讓他在事業和愛情上獲得了雙豐收,去年年末結了婚,也成為了墳墓軍團的一員,更為重要的是,他有了愛情的結晶,目前已經三個月有余。 即便已經結了婚,奶粉錢和房貸讓他的生活不像未婚前那么瀟灑,但夫妻二人的電影票還是能買得起的,只是他有點后悔,為什么要帶著懷孕的老婆去看《找到你》。 又是一個差點崩壞的家庭....... 這部電影可能對還沒成家的人來說震撼不是那么大,但對于成為老爸的人來說,這部電影給了他非常多的感觸,其中對于細節的解讀,他還是忍不住想在網上跟大家分享一下。 影評已經寫完,只是還沒有檢查,盧波把文字翻到最上面,從第一段話開始閱讀。 “作為一個準父親,今天帶著妻子一起去看了《找到你》,不要談及細節,挨沒挨打就不透露了,只聊電影內容,如果說《找到你》是一部尋親故事片,沒有問題,但在我看來,它卻不單單只講述了尋親這一個主題,其中還包括了對孩子的教育,家庭環境的矛盾,樹立人物典型需求等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反映。” “但里面的東西確實有點多,一一敘述就太過于繁雜,而且只是一家之言,并不代表導演的真實意圖,大家只當看一個樂子就好。” “全片最讓我糾結的問題在于,雙喜是跟著王健生活好,還是跟著第三任家庭生活好,這么想,其實是有些負罪感的,但確實讓我給不出答案,其中拋出了一個思想,丟孩子的不一定是窮人,買孩子的也不一定是窮人,這跟思想有關,與貧富無關。” “這部電影最讓我高興的事,它脫離了孩子一定是被窮人買走的打拐片一大怪象,這樣一來反而更值得人們去反思。” “而回到問題上來,或許有人會說,當然是跟著親生父母好,但是問題這是一部打拐片,那咱們換個角度,把王健拋出去,是跟著親生父母對孩子好,還是跟著第三任家庭好?” “拋開父母的想法不談,單獨提及孩子,影片的末尾大家可以看出,雙喜親生父母的家庭條件也不算優越,遠不及第三任家庭富有,那么對于雙喜來說,他生活在第三任家庭中,獲得的一切資源都要比在親生父母和在王健那里多得多。” “更恐怖的是,在這個問題上,我突然覺得雙喜在有錢人家庭成長也不錯,甚至有讓雙喜就留在第三任家庭中的想法,而我已經成為了一名準爸爸.......” “拋開這個就算心里有了答案,也很難以啟齒的問題,再說說一些細節,這部電影給我的一大感觸是,我應該去傾聽孩子的想法。” “這有點像是放給家長們看的教育片,講述一個貧窮孩子的內心需求,雙喜曾問過王健,垃圾車里就是裝垃圾的嗎?王健卻沒有給出他想要的答案,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也是讓王健從此特別的遺憾。” “這表達了一種孩子們也需要家長傾聽的思想,我相信有很多家庭對于孩子的困惑沒有太多的解答,而在這個年齡段,恰巧孩子們最需要的就是家長為他們解答那些他們理解不了的問題,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否則,孩子的困惑只是由內心發育不完全的孩子自己開解,那么孩子的人生觀就容易造成一些或大或小的偏差,否則就會像王健對雙喜的問題產生愧疚一樣,我們也會為孩子歪掉的思想觀念而抱憾終身。” “人販子和乞討組織就不過多去談了,這在很多打拐電影中都提及,恨就完事兒了,然后談一下最重要也是最復雜的人物,主角王健。” “我曾以為王健是為好父親,直到雙喜被找到后,他在我心中樹立的形象才徹底崩塌,但人物形象卻一瞬間變的更為復雜,加害者與受害者的一個循環,單純給予父愛的父親和用小伎倆,不承認買孩子的犯罪者,這是一個絕妙的人物塑造,也上升了整體的內涵。” “可悲與可恨的交織,這就是我能給出的唯一答案,這估計也給廣大被拐兒童買方提了個醒,你能給予的只是一時間的親情,事情總會有暴露的一天,到時候你失去的一定會比你給的多,而且絕對會痛徹心扉。” “這部片子我覺得最好的一點是,它沒有僅僅表達親生父母要把孩子保護好,一定要看緊孩子這一被動的勸告。” “這就如同勸告女孩要保護好自己,而不是告訴男孩強·奸是絕對不可以的一樣,告誡買方買孩子所帶來的壞處要比你想象的大得多,進而讓買方打消購買的念頭,從根本上杜絕了這筆交易的成立,而沒有買方,自然也就沒有人會去拐賣兒童。” “可能有人會說只要別讓買來的孩子再次丟了不就沒事了?這就是幼兒園這一幕的重要之處!不單單是給孩子安排一個被拐的地點,而是讓買方看看,孩子在你那生活你能給的了什么?估計在你那生活,就只能像王健一樣,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低人一等的環境中,這樣一來,那些會給被拐的孩子親情的買方就得好好想想,你舍得讓你的“兒子”活的那么自卑嗎?” “至于那些就是想要個孩子傳宗接代,過的好,過的差無所謂的買方,你再怎么勸告他也不會聽,你沒法治。” “杠精會繼續問,那要是有錢人買孩子的呢,就想電影里一樣,但不好意思,基本上所有的買方家庭條件都不好,都生活在思想古板老舊、文化教育普及度不高的地方,而這些地方,都是窮鄉僻壤,沒有幾個例外。” “這也是這部電影的聰明之處,因為它知道自己沒辦法勸告所有買方不要買孩子,所以對買方也進行了一部分篩選,簡單來說,這部電影是給有良心的買家看的。” “杠精繼續問,那窮鄉僻壤他們能看見電影嗎?來來來,你去那開個電影院,讓他們免費看,給他們做一下文化普及行吧?這樣你也算是個大善人。” “最后一點,杜雪梅的問題,在兒童打拐片中又穿插了一個拐賣婦女的例子,還能銜接的上,我也是服氣,杜雪梅被拐的畫面只在預告片中出現,而正片中是從那里逃出來之后的杜雪梅,所以她只能算是一個小插曲,和一個連接下文的轉折點,并不能算是主題。” “但她的生活也悲慘萬分,懷上了買方或者是人販子的孩子,逃出來后家里人嫌棄,又跑了出來,卻只能淪落風塵,這樣一個可憐的女孩值得我們同情。” “而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其實不少,為了不妨礙主題,電影給女孩們的警醒只能放在預告片中,導演組也算是有心了。” “實際上我覺得拐賣婦女要比拐賣兒童要難杜絕的多,畢竟生理需求總歸是要大于心理需求,那種真的討不上媳婦的人,在色急之下真的會做買被拐婦女這種事情,畢竟下半身動物嘛,對吧。” “所以這樣一來,你沒法勸告一頭色急的狼,只能把最常見的一種拐賣婦女手法放在預告片中給廣大女孩們提個醒,也請女孩們一定要注意安全,切記不要隨便搭話,暴露自己的真實姓名,收到請回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