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一不小心升官了-《北宋最強大少爺》
第(3/3)頁
而燧發槍也只是研發初期,毛病還太多,產能遠遠不足。這個時候根本沒能力顛覆軍制、若提前去宣揚了讓那些軍閥官僚提前反彈,那就是傻子行為。
從這里說,趙禎在心里為王雱喊一聲贊,小孩甚至就沒在撫寧縣外宣傳過這東西。然后他很巧妙的避嫌、為了不被人彈劾“私造秘密武器”,小孩不宣傳卻把這東西給了韓琦,韓琦這人么,討厭他的人一堆。但是絕不會有人說他“意圖不軌”。然后韓琦還把首槍送來,讓皇帝提前知道了這些事心中有數。
這樣一來就做的很完美,在朕心中有數的同時,撫寧縣與河東不宣傳,卻作為試點從底層展開這項變革。由此一來,在燧發槍并不違反大宋律的情況下就簡單多了,不會成為政治問題在一開始就遭遇那群人的集火。
雜音肯定會有,但那并非全國性問題,且韓琦和王雱被人指責諸如“亂搞、闖禍”什么的已經習以為常。大宋那些猶如白紙一張純潔的老夫子不能被說,但這兩劣跡斑斕的貨色,被人告一下也真的不那么重要。
加之韓琦這人其他不會干,就會殺軍官搞威懾,于是理論上燧發槍不違背大宋律的情況下,還真的只能在河東軍系中推行這個變革,才是阻力最小的試點地區。這事乃天作之合,只有韓琦能震得住,又愿意拉這樣的仇恨。
換其他官僚么,就猶如狄青口里的“沒士氣的新兵”了,他哪怕是忠心耿耿想做事的人,不過一但有阻力會得罪人,也就寧愿觀望等待大氣候。但是趙禎無比清楚,誰都不去做,誰都在等大氣候的時候,就永遠不會有所謂的大氣候。
這就是大宋的病根。
河東在政治上有韓琦坐鎮,又是個滿身污點不怕被人戳脊梁骨的人,軍事上河東也就成為最佳的改革試點地區。因為眾所周知,內地南方是保守派和腐儒的大本營,局勢最復雜,思維最是保守。陜西與河北的話,一個直面西夏,一個直面遼國,輕易的改革動搖軍心、顛覆原有防守方式后,一但出了問題那真是誰都付不了責任。
于是想到這里趙禎心情大好,真的是運氣,不論地區以及所涉及的人員,還是變革的最佳的試點區,失敗了滅火不會太困難,不過一但成功,當有朝一日真的有顛覆,依靠河東軍系以及神童的撫寧新軍,就能扛住大宋東西兩線邊患,那么真正對傳統軍制釜底抽薪的時候就到了。
要改革永遠沒有秘訣,必須能不依賴以往的東西。這就是小孩一直再說的自力更生。
趙大叔沒什么執行力,號稱多謀少斷,但就是愛想,還喜歡往好處想。于是自己忽悠自己,想到這里無比的雞血,哪怕韓琦和王雱自身沒那么多用意,就是不停的試錯,做著做著就成這局勢了,趙大叔卻也認為是天作之合,非常滿意自己的“用人謀略”。
“從始至終,朕的方式和判斷一直無錯。”
到此老趙昂頭挺胸的宣布:“關于小孩撫寧縣以及河東韓琦的動作,朕知道了就行,無需刻意宣傳,也無需刻意保密。就當做正常會發生的事對待就行。”
狄青和陳總管急忙躬身表示明白。
老趙感覺累了,離開前道:“傳朕旨意,加王雱官銜正八品給事郎、加樞密院編修事官。另外王雱這家伙最喜歡搗鼓新事務,喜歡研發,為了免除他后顧之憂,朕特賜他皇家制造牌子,讓他可以全力搞發明。”言罷離開了。
樞密院編修事算個可有可無的小官員,不是常置的事務官,有點像是技術性的小委員,卻也真是樞密院的正式系列。說起來,還真的比較適合大雱那比較喜歡寫策論編教材的人。
然后王雱之前是正九品,現在升正八品,政績好么,一口氣跳兩級倒也是在小官身上很常見的。反正規律總是越低級越容易升,往后就越來越困難,到一定時候則有天花板,譬如不是皇帝信任的人、沒有進士出身的就有天花板。
又以大宋的體制,知縣乃是中央特派員,這類人身兼一些京城中樞職務很常見,只是詭異的在于,一般不是進士的人不會這樣,皇帝現在真的是熊孩子狀態了,沒有進士血統的情況下他把小屁孩王雱升兩級、還加了樞密院編修事頭銜。這的確很少見。
最牛逼的是皇家制造牌子,那幾乎等于匠作監二號。于是理論上王雱現在制造神臂弩都是合法的。在生產的權限上比兵部的軍造監還大,和匠作監平級……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南漳县|
搜索|
涪陵区|
东乡|
牙克石市|
满洲里市|
镇巴县|
SHOW|
逊克县|
清丰县|
仁化县|
福州市|
阿城市|
银川市|
东港市|
时尚|
建始县|
友谊县|
巴林左旗|
白城市|
汉川市|
西城区|
珠海市|
隆林|
亳州市|
拉萨市|
湘潭县|
丰宁|
黎平县|
宝清县|
遂昌县|
河源市|
正镶白旗|
昭觉县|
伊宁市|
彭泽县|
惠东县|
宁津县|
宣汉县|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