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東京制造-《北宋最強大少爺》
第(1/3)頁
“好吧換了,可大人你的這批茶葉看似很少,量卻很足,我這里暫時拿不出如此多的對等牛皮來,牛你不要,馬呢?”酋長又道。
其實就算換到目前這些牛皮牛筋,也已經遠遠超過了正常利潤了。居然還可以順走幾匹馬?
“咳……”
談到這里時候西夏官員有些尷尬,因為根據西夏律法,需要和宋國護市,但嚴禁供應宋國戰馬,無疑這些牧民手里的馬在宋國都會是良好的戰馬。
王雱也不貪心,起身笑道:“既如此,我便收了剛剛在賬外看到的五匹小馬駒,達成這筆交易如何。”
“行,大人的爽快很少見,希望往后能經常和大人這樣的人交易,那會是我部落之服。”酋長感覺這次賺大了。
西夏官員到此也不說什么了,交易馬雖然有違規處,不過帳篷外那幾匹馬并不太好,也僅僅是一歲口的小馬駒,根據他外交官員的身份,這種小馬駒量再大五倍也不會有人說。
之所以要剛剛見到的那幾匹小馬,是看中了它們的耐寒特性。
僅僅一歲口的小馬,在這時節天氣中卻比其他馬精神的多,然后明顯看得出來它們體型比常規小些,便被這些牧民視為了不太好的馬、冷落在了帳篷外面。但是大雱懷疑那幾匹就是最早期的蒙古馬串種。
這種現象是自然世界中很容易發生的。
譬如草原風暴來臨后,羊圈里的羊會慌亂。牧羊人躲在帳篷中死守顧不上羊群。慌亂的羊就想跳出羊圈去,那么腿長的那些就在風暴中跳出去跑了。風暴過后留下來的羊,就會成為以腿短和淡定為特點的羊,持續繁育下去,就正式誕生了“心不慌利于生長的短腳羊”這個種群。否則的話,那些躁動的長腿羊不離開,血統混雜之后就不會有這個種群。
在有系統化游牧科技前,自然大抵就是這樣演變的,各種各樣特點的種群、就是在這樣物競天擇的規則下產生的。
那么蒙古馬,就是為適應漠北極端環境而出現的種群。在真正的種群定型成熟前,也會猶如風暴中的羊一樣,蒙古馬群中的一些馬感覺扛不住環境、從而逃離,于是它們便開始長征,一路南下。
鑒于它們生在蒙古環境下,所以哪怕它們血統不純正、成為了苦寒中的“逃兵”,但畢竟有那血統,抗寒能力比一般種群強大的多。那么南下遷移過程中,馬群中的許多馬會死于“水土不服”,但活下來的少數,除了攜帶蒙古馬血統外,說明它們的基因中也有適應不同水土的神秘加成。
于是,僅僅對于大宋而言的話,這中“逃兵馬”比純種蒙古馬更好。
這些馬的“耐水土能力”以及“抗寒抗病”能力,都分別可以通過反復幾代直交后提純出來。當提純出兩系不同的純種后,再進行橫交,那就再也不會有歪瓜裂棗,會猶如工業品一樣,隨便交配就會是最好用的混種戰馬,不會是賽馬場上的頂尖馬,但規格會很整齊,全部都好用。
王雱現場索要的五個小馬駒,它們的父親或者母親肯定就是來自漠北的“逃兵”,一不小心加入了這個部落的馬群。所以那幾個小馬駒體型不對,不被待見,其他馬都在帳篷里和人一起,它們卻被當做馬中的“雜種奴隸”栓在帳外。卻恰好體現出了不怕冷的本質被大雱看中。
業界良心啊!
這場盛大又劃算的交易完成了,王雱部離開的時候,整個部落開始敲鑼打鼓,出來在大雪中歡送王雱一行人,他們熱情期盼著王雱下次再來且長命百歲,因為和他交易太劃算了,往常的交易看似就不怎么劃算了……
盡管行軍的效率已經很高,但到的時候還是到了次年元月,興慶府已經張燈結彩準備上元節。
上元節是漢家重大節日,不過鑒于這時期的西夏已經一定程度漢化,漢人數量并不算少還多半是重要人物,于是不如汴京濃重,但仍舊有這個節日。
興慶府外圍到處是軍營,駐扎著華麗的侍衛軍。
和漢家不同的在于,就算大雪覆蓋也看得出來,興慶府的周邊沒有農田,而是駐扎有幾大牧場。
早前不算入關,只是有個西夏禮部的隨員跟著。
而現在才算是入關。
盡管王雱是個芝麻官但是拿“外交護照”就是牛逼,可以走特別通道,繞開最擁擠的南門后,在西北門,全部等待入城的各種商人牧民都靠邊,就算是那種有軍事性質的草料和牧馬隊伍也靠邊,讓王雱的隊伍先入關。
西夏侍衛軍高級將領,親自在關防處詳細查驗王雱一行人持有的外交國書,依依核對了身份后就算完成了手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安吉县|
大竹县|
天峻县|
新郑市|
建平县|
凌云县|
日喀则市|
绥中县|
印江|
浮山县|
鄱阳县|
怀化市|
临城县|
遂宁市|
奎屯市|
合阳县|
工布江达县|
绥德县|
东安县|
汉源县|
田阳县|
商都县|
博乐市|
松阳县|
玉田县|
苏尼特右旗|
疏附县|
桓台县|
巴中市|
蓝山县|
广宗县|
沭阳县|
尚志市|
阜平县|
新河县|
通化县|
攀枝花市|
长葛市|
随州市|
钟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