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朝廷在揚州設(shè)立兩淮巡鹽察院署和兩淮都轉(zhuǎn)鹽運使司負責(zé)兩淮鹽政,但主掌鹽政衙門的巡鹽御史,卻是最高鹽務(wù)專官。 在揚州地位尊崇。 所以鹽政衙門外雖落滿了小轎車馬,但都耐心等候著,無人大聲喧嘩。 不過其中有幾頂花紋秀美的轎子,格外引人注目。 衙門門前的空地上,隱有暗香浮動。 這幾頂轎子,便是瘦西湖畫舫上最著名的幾位花魁,其名不在秦淮名妓之下。 十來位青衫儒巾穿著的年輕人,忍不住往那邊靠近。 雖然他們是揚州府學(xué)廩膳生員,皆飽讀詩書,可距離這幾位名傳天下的花魁,還有些遙遠。 能在瘦西湖上登上這幾位花魁所在畫舫,并能與其相見者,非大富即大貴,而且還得是雅富雅貴。 尋常爆發(fā)戶或是士林中官聲不佳的高官,都難得見她們一面。 一些空有清名的窮酸書生自然不用提了…… 窮酸書生得遇白富美花魁,被慧眼識珠供養(yǎng),中狀元后雙宿雙.飛的故事,早五十年已經(jīng)成了撲街劇情,因為沒人會信。 當然,倒不是說花魁本身多么了得地位多么崇高…… 這些規(guī)矩,說到底還是男人們,或者說是讀書人們制定的游戲規(guī)則。 那些爆發(fā)戶和官聲不好的高官們,再有錢有權(quán),也敵不過整個階層制定的規(guī)矩,只能遵守。 所以,在這樣的秩序下,那些花魁們也就被顯得格外“清貴”。 而世人最向往的,就是一個“求不得”。 不說這十來個廩生,就是那幾位風(fēng)流氣派十足的揚州名士,也都借著這難得的機會,往那幾頂花轎處靠去。 想試著套近乎…… “圓圓姑娘也得信來了?” 揚州名士何彥在十月的天里依舊搖著折扇,站在一處花轎旁笑問道。 以他的地位,還是能見到幾面的。 沉默了稍許后,花轎里才傳出清幽動人的聲音:“原來是靜落居士,恕奴家不能當面見禮……奴家得聞清臣公子自北而來,落腳鹽政衙門府,因奴家愛煞清臣體清臣詞,故而厚顏不請自來,求見公子。” 何彥自號“靜落居士”,圓圓姑娘則為瘦西湖上十大畫舫之一“錦繡畫舫”上的花魁,工于書法,長于詩詞。 江南名士李君花排江南百美圖,錦繡畫舫的圓圓姑娘位居第七。 整個揚州城,也只有兩位花魁能排在前十。 另一個,便是富臨畫舫的白香秀,排名第四,今日同樣至此。 不過眾人都知道,此女是八大鹽商趙家四公子的禁臠,無人敢招惹。 八大鹽商中,除了白家外,只有趙家是百年鹽商。 平日里不顯山不露水,但誰都知道趙家深不可測。 因為白香秀在百美圖上的排名,據(jù)說就是趙四公子的功勞。 雖然白香秀亦是絕色之姿,可百美圖看的不僅是姿色,還要有所長。 譬如圓圓的字和詩詞。 傳說,趙四公子為白香秀展示的所長,就是江南百美中無人能及的財富,毫無疑問的第一富婆…… 卻不知今日,白香秀怎會至此。 都知道那位趙四公子雖然豪氣,但也是出了名的霸道…… 圓圓姑娘的話音剛落,距離她不遠的一座最為精致的花轎里傳來一道悅耳的笑聲,道:“圓圓妹妹真是好有誠意,想來清臣公子必會見妹妹,更會為妹妹絕世美貌所傾倒,成就才子佳人的佳話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