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上面的放著的那個木框上也是同樣的操作,用一樣的手法,綁了這些多的線。 所不同的是,上面這個木框的另外一端,并沒有那些牙簽一樣的東西。 所有的線,都是綁在木框上的。 并且上面的線與下面的線錯開,并不重合。 這些細細的麻線,就是韓成讓部落里的人,用線陀螺紡織麻纖維而成。 上面那個木框另外一邊的中間,綁著一根指頭粗細的麻繩,麻繩搭在一個豎立在那里的、木框的橫木之上。 “嘩啦?!? 坐在這一端的韓成用手一拉手里粗粗的繩子,上面這個大木框的另外一端就升起來了,隨之而起的還有綁在上面的繩子。 大木框上的繩子和下面的小木框上的繩子之間有了分離,中間有一一個的夾角。 韓成用腳踩住繩子不讓其落下,然后把另外一只手里拿著的一個兩頭被打磨的比較光滑的木棍從這夾角中穿過。 木棍之上,纏著的細細麻線,也隨之穿過夾角,留在里面。 韓成用手將這根橫著穿過的麻線往里面緊緊,讓它跟其余的麻線靠的更緊一些。 然后松開腳下踩著的繩子,被拉起的大木框落了下去。 因為小木框上的麻線是在豎起的竹簽上拴住的原因,所以大木框徹底落下之后,大木框上綁著的繩子,也隨之來到小木框上的繩子下面。 兩者之間,再次形成了一個夾角。 韓成再次把當作梭子來用的木棍從夾角中穿過,再把大木框拉起…… 這樣一橫一豎、一起一落之間,這些原本只是單個的線,就這樣縱橫交織成了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