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嘩啦~” “當!” 竹筒里的水,持續(xù)不斷的流著,樹干后面的水槽里,儲存的水越來越多。 隨著水源源不斷的注入,這邊也越來越重,原本翹起的部分,開始往下慢慢的降落。 樹干的另外一頭,粗粗的木棍也離開了石臼。 當水槽里面的水變得更多的時候,樹干終于徹底失去了平衡。 水槽這邊猛地往下降落,里面的水也‘嘩啦’一聲,全都撒了出來。 然后樹干粗壯的那一頭,高高的揚起,稍微的停頓,便陡然落了下去。 鑲嵌在樹干下方的木棍撞擊在石臼里,發(fā)出“當”的一聲響。 這東西的原理很簡單,其實就是經常玩的蹺蹺板。 所不同的是,將蹺蹺板兩頭的人,換成了水和粗粗的木頭本身。 這樣下去,只要不斷有水往里面注入,這簡易的水碓就會不知疲倦的工作。 當然,真正意義上的水碓并不是這個樣子的,而是依靠水流的沖刷,帶動轉軸,再由轉軸上的東西,帶動木桿來舂米的。 只是這種水碓太過于復雜,韓成和跛擺弄了幾天,覺得不是短時間的能夠完成的。 韓成一番思索之后,另辟蹊徑的弄出了這種極為簡易的水碓。 當然,這樣的水碓,只是一個過渡,對于復雜版的水碓的嘗試還要繼續(xù)。 因為這種簡易版的水碓只能用來舂米或者是砸一些其它東西,而復雜版的那種,只要在水碓的基礎之上,稍加改變,就能用來帶動石磨這些,韓成自然不會放棄。 圍在一邊的青雀部落眾人,看著在水流持續(xù)不斷的注入下,不時揚起又砸落的水碓,一個個瞪大了眼睛。 這工具居然是這樣用的? 普普通通的水,還有這樣的功能? 驚訝過后,又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在心頭升起。 水確實可以這樣用,只是在神子沒有將東西徹底弄好之前,他們都想不到這樣辦法。 “弄些谷子試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