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至于在后面的一段時間里,青雀部落的里里外外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圈圈。 就連墻頭和土炕的壁上都沒有被放過,可謂是極為瘋狂了。 帶著口罩的木頭,這幾天拎著鐵錘和鐵釬叮叮當當的幾乎沒有停。 隨著一小塊一小塊的石頭剝落,一扇磨也逐漸成型。 吸取了上次畫圓圈的教訓,石磨底部的那些需要開小溝的地方,韓成沒有讓木頭來,而是自己一手小木板,一手小石塊的畫出一道道長短不一的線來。 然后讓木頭沿著這些線開鑿。 當然,這些線并不是從圓心延伸到圓的邊緣的射線,因為這樣開鑿出來之后,越往石磨的外面去,溝槽就越稀疏,用來磨東西的效果并不是太好,所以就畫成了一條條的平行線。 在一個圓上畫平行線并不太好畫,當然,那種以直徑為最中間的線,然后往兩邊依次排開的畫法除外。 依照這種畫法弄出來的石磨,效果還不如放射狀的效果好。 韓成的畫法是將圓磨劃分為好幾部分,然后再在這些部分里做平行線。 每隔部分間的線相互平行。 這樣以來,石磨上的溝槽就會盡可能的多,而且這些溝槽與石磨的邊緣都不是垂直存在的,可以避免將豆子從磨眼中倒入,還沒有磨就順著溝槽跑出來的尷尬事情發生。 可以預見的是,當初最先發明出石磨的聰明古人,所發明出來的石磨一定不是這樣的,而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的發現石磨的缺點,并加以想方設法的改進,最終才將石磨弄成現在的樣子。 這就是穿越者的好處了,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果子,直接汲取不知道多少人一代代不斷完善并傳承下來的智慧。 韓成比一般的穿越者更為幸運的是,對于石磨他是一點都不陌生,這得益于小時候家里就有一盤磨。 拐豌豆做涼粉、做粉漿面條的事情沒少干。 當韓成畫好線、木頭開始叮叮當當的沿著線開始鑿的時候,油菜也可以收割了。 收割油菜不能等到油菜大熟才動手,而是有些泛黃就可以下鐮了。 之所以會這樣著急,是因為每一種植物都是一位好母親,有辦法讓孩子離開的自己的懷抱,去獨立生存。 蒲公英給自己的孩子裝上了小傘,只要一陣風就能將之帶走,蒼耳給自己孩子穿上了帶有細鉤的鎧甲,有動物經過時,就可以帶著它們去遠方。 至于油菜、豆子這類結莢子的植物,所借用的辦法就是陽光。 當它們大熟之后,很容易就能將莢子裂開,讓它的孩子們進入泥土的懷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