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暖暖的陽光自天空中灑落,冰雪融化,萬物復(fù)蘇,空氣中多了一股慵懶的味道,用力嗅嗅,滿腹都是春天的氣息。 冰雪消融之后的銅山,顯得更加干凈,在陽光照射下有泛著綠色的金屬光澤,煞是好看。 銅山腳下,純石頭壘砌的院落里,靠近西側(cè)的地方,有人在那里忙碌著,幾座爐子都燃燒著火,不時就會有一陣兒白煙蒸騰而起。 隨著白煙的蒸騰,一罐罐的銅錠,也就此出現(xiàn)。 銅山之上,有人拎著錘子鑿子這些東西,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那么虻V石。 而后將敲打下來的礦石用鏟子鏟起裝到筐子里,用扁擔(dān)挑著來到山崖邊上傾倒而下。 礦石順著山崖蹦跳著滑落,而后匯集在山崖下面,在那里堆積成了一個小丘。 做這些礦石開采工作的,基本上都是部落里的奴隸。 而且這些奴隸里面,有不少都是過年之后,調(diào)換過來的半農(nóng)部落奴隸。 此時的他們,在做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沒有人想著偷懶,也沒有人想著逃跑。 因為早在過來之前,他們就在大部落里,踏著積雪,弄了許多的石頭。 經(jīng)歷了這種熬煉之后,他們再做挖礦這樣的事情,也不覺得有多苦多累了。 而且,他們都還記得,那天舉行的那場令人艷羨不已的表彰大會。 因為心里有了期盼,所以對苦難的忍受程度也就隨之升高。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他們過來的第一天,背著一把長弓的沙師弟就帶著他們,先去另外一個礦洞看了已經(jīng)沒有人形的叛逃的奴隸檬,并給他們仔細的講述了檬的故事,以及檬所受到的懲罰。 幾乎看不出人形的檬,給所有的人都留下了足夠深的印象,讓眾人再一次真切的體會到了叛逃的后果。 銅山居住區(qū)的外面,靠近小溪的地方,沙師弟扶著犁子柄在犁地。 犁子前面,牽引犁子不是部落里的鹿,而是隨著新來的奴隸一起過來的被神子稱之為驢子的牲口。 這種牲口,個頭比一般的鹿要大上許多,力氣也大的多,用來拉犁子很是不錯。 就是這些牲口還沒有習(xí)慣拉犁子這件活計,需要人在前面進行牽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