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處是一道溪流,順著溪流往下走上個十來里的距離,就能見到一個不小的湖泊,水面大概有一個四五里。 是多條水里匯集而成。 在這樣的一片地方修路最是不容易,因為溪流的緣故,一些地方需要架橋。 實際上,如果將路拉成一道直線的話,青銅高速基本上是要從這個野湖中通過的。 這樣的工程,當然不是現在的青雀部落能夠完成的。 就算是能夠完成,韓成也不會領著部落里的人,吃力不討好的去做這件事情。 為了將這個湖泊,以及注入湖泊中的兩條比較大的河流繞開,經過勘測之后,韓成最終做出了將道路硬生生的往湖泊的南面移動了將近十里之遙。 就這也沒有將溪流完全避開。 不過相對于那湖泊,以及兩條比較寬的河流而言,將道路移動到這里,工程量已經不知道變小了多少。 韓成現在想的不是架橋的事情。 相對于正常的修路而言,架橋這樣的事情,要麻煩的多。 不過按照青雀部落現在的人力物力而言,修建出一些跨度不長的石橋,還是不成問題的。 韓成現在所考慮的是住宿,或者說是在這里建立驛站的事情。 青銅高速連接青雀主部落以及銅山居住區的性質,決定了它在未來的重要作用。 這條最終確定下來的路線,韓成這次前往銅山居住區的時候,進行了一個大致的測量,截彎取直之后,將近有一百七十里。 這樣長的一段距離,在馬沒有出現之前,想要一天跑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樣一來,在這條道路上修建驛站也就成了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以往包括現在,部落里的人、包括經常出行的貿易隊在內,外出的時候,都是隨身帶著帳篷、繩索這些東西。 晚上宿營的時候,就搭起帳篷,并在帳篷的周圍,用繩索圈出一片相對安全的區域來。 這樣宿營的方式,相對于這個時代大部分部落那種直接在野外無遮無攔宿營的方式而言,要安全上許多。 但是從韓成這個后來人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宿營方式并不太安全。 而且除了不安全這個因素之外,還有其余諸多不便的因素。 其余不說,單單是隨身帶著帳篷、繩索這些東西,就挺占地方的,還比較累人。 除此之外,每天到達宿營之地之后,搭建帳篷,周圍布下繩索、第二天一早,再將帳篷這些東西給拆掉…… 這些事情想想就讓人覺得麻煩。 貿易隊的人外出進行貿易,需要走的地方很多,沿途都修建出一個個固定的休息地點這不現實。 也正是因為如此,韓成之前雖然覺得這種用帳篷以及繩索這些東西,搭建臨時營寨不僅僅不安全,也麻煩,卻也一直沒有提修建類似驛站這樣的東西的建議。 但現在,同樣的事情放在青銅高速之上,也就變得不太一樣了。 將來銅山居住區的運輸量一定會比較大,而且不同于貿他們出去交易時所走的道路,這條道路是固定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可以考慮在這條道路上修建驛站的事情了。 這處剛剛被韓成起名為野鴨橋的地方,距離銅山居住區大約有將近六十里的距離。 差不多處在青銅高速三分之一的節點之上。 在這里,以及另外一個三分之一的節點上,分別修建出一個驛站來,就能將整條青銅高速人為的分為三段。 行走的平坦的道路上,而不用如同之前那樣翻山越嶺的行走,從早上到晚上,前行個六十里還是不成問題的。 至于遇到緊急事情,騎著驢子、又帶著兩匹驢子的人,一天行走上一百二十也不成問題。 如此一來,不論是牽引著驢車的人,還是騎著驢子通報緊急事情的人,都能在路上有一個住宿的地方。 將整條青銅高速用連個驛站大致上平均的分為三段還是非常合理的。 當然,韓成所設想的驛站,與傳統的那種有專門的人守在這里,喂養馬匹、提供食宿的驛站有著很多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修建好之后,這兩處驛站并不安排人在這里進行專門的看守。 其最主要的功能,也只是讓來往于青雀主部落和銅山居住區之間的青雀部落眾人,能夠有一個安全舒適的住宿的地方,不用再跟現在這樣的麻煩。 到時間這里還可以砌出一些爐灶,供來往的人進行生火做飯。 甚至于還可以在一些暗間里存放不多的食物,充當來往之人的救濟糧來用。 有人將這些食物消耗掉了,等到下次來的時候,就帶上一些食物,將之補上。 至于這里沒有人看守,會不會被人搞破壞的問題,在這個時代不需要過多的考慮。 如果真的有哪個部落發現了這兩個驛站,并居住了進來,這…… 這對于青雀部落而言,不僅不是什么壞事,相反,還是一個很好的好事。 這些還只是韓成對這兩個驛站前期的規劃。 等到后來,部落里的人漸漸的多了,周遭的土地不夠種了,就可以考慮往這兩個驛站進行‘移民’。 然后以這兩個驛站為中心,朝著周遭進行發展,進行開墾土地,種植糧食。 而這里,往北十來里的地方就是一個不小的湖泊,周遭還有一些河流,在發展種植業的同時,還可以發展漁業。 可以預見的是,這兩個驛站,一個靠近銅山居住區,一個靠近青雀主部落,并且都還位于青銅高速之上,只要人手足夠,那么在后來,就一定能夠發展起來。 說不定再到后來,以點帶面之下,沿著整條青銅高速,在道路的兩側,發展出來一個沿路經濟帶也不是不可能! 果然是要致富先修路啊! 看著那些水中游著、并不時會潛到水底下、然后在另外一個地方冒出頭來的綠頭野鴨,心情大好的韓成,想起后世那句流傳很廣的話,深以為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