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果然是人靠衣裝,馬靠鞍裝,現在兩個驛站都還沒有開始建造,只不過是在地圖上改動了一下名字,一眼看上去,逼格就不知道往上升了多少! 不知道比之前的野鴨驛站、松林驛站高級了多少。 只可惜的是,尚未建造起來的同福客棧里面少了佟湘玉,也沒有子曾經曰過的呂輕侯,賭圣的兒子李大嘴也沒有,水分很大、只會一招葵花點穴手、還經常和老板娘曖昧不清的盜圣白展堂同樣也沒有。 由野鴨驛站更名為龍門客棧的地方,少了西北的獵風與漫漫黃沙,客棧之中也沒有一個叫做金鑲玉的女人,有的只是溪流,以及溪流之中拍打著翅膀往貼著水面,練習輕功水上漂的綠頭野鴨子…… 韓成這樣滿是遺憾的想著。 隨后忽然靈光一閃,想起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那里沒有這些人,自己可以往那里安排一批過去啊! 嗯,石頭的嘴巴就挺大,要不以后就不叫石頭了,改做李大嘴算了。 還在那里搔著頭發猜想神子這是什么神奇操作的石頭,不經意間的抬頭,看到了神子看著他笑著點頭的樣子,沒來由的打了一個寒顫,覺得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似乎要落在自己頭上。 “我去上廁所!” 雖然沒有鬧明白將要發生什么事情,但石頭還是無師自通的使用出了尿遁這個無懈可擊的絕技,然后頭也不回的跑了出去,決定在未來的幾天里,都要和神子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 看著飛奔而出、轉眼間就已經不見了蹤影的石頭,韓成忍不住的吸吸鼻子,自己有這樣可怕嗎?至于跑的比某些記者都快嗎? 這小子越來越不像話了。 默默的對著不見蹤影的石頭吐了一陣兒槽之后,韓成返回到桌案前面,趴在這里欣賞了一陣兒自己的這個腦洞之后,才顯得有些不舍的將這張地圖慢慢的卷起來。 韓成之所以會突發奇想的將兩個客棧給改名,并不是因為閑著沒事了,除了情懷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于青銅高速的完善,以及兩個驛站的修建也該提上日程了。 也正是因為這幾天都在斷斷續續的想著這些事情,韓成才會突然冒出這樣一個腦洞來。 如今,第三批的作物也已經全部種下,部落里的一大批人手都可以從土地上面解放出來了,用來完善青銅高速剛剛好。 這可是青雀部落的一個大工程,花費了那樣大的人力物力,斷然不能讓其成為爛尾工程。 韓成坐在這里思索這件事情,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就開始將這件事情對部落里的人講。 然后需要進行的就是人員的調派。 去年前去修路的人基本上都去了,除此之外,又額外帶了一些人去。 額外帶去的這些人,都是在建造房子這方面比較在行的,是準備在原本松林驛站的地方,修建同福客棧的。 食物、被褥、工具……等等這些東西,都需要準備。 在韓成將這個事情安排下去之后,隔了一天,修道路的隊伍就帶著各種東西,在青雀旗子的引領之下,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這一次,韓成也跟著前往了,因為這次和之前的單純修路不同,這次需要做的事情,除了修建同福客棧以及龍門客棧之外,剩下的基本都是在青銅高速上架橋。 去年的時候,修筑的都是土路,需要架橋的地方都空缺了下來,留在今年進行。 對于橋,部落里的人并不怎么熟悉,所以需要韓成這個見多識廣的穿越者跟著對他們進行指導。 踩著去年修建好的道路一路前行著,韓成也在仔細的看著這條青雀部落眾人流了很多的汗,才修建起來的道路。 鋪設了石板的地方自然沒有什么好說的,除了一些從石板縫里面鉆出來、顯得格外頑強的野草之外,其余的和去年才修建好的時候相比,沒有什么區別,踩上去依舊非常的結實。 那些夯土弄出來的路面就有些不夠看了。 生命在很多時候都是一種堅強到令人驚嘆的東西,石頭鋪設的路面縫隙里,都能拱出來一些草,這些純土路上,自然而然的也會長出很草,而且還是數量不少的那種。 而且,這半年的風吹雨淋之后,原本被夯的很實的路面,現在已經變得沒有那樣實了,并且不少地方都被雨水沖涮出來了一些痕跡。 這一方面是因為道路沒有徹底的休整好,并且來往于青雀主部落和銅山居住區之間的人不是太多。 如果是后世那種四輪車之類經常碾壓的土路,這些草根本就沒有機會成長起來。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土路確確實實比不上石板路。 這些還不是最為嚴重的,最為嚴重的是有三四處地方直接被雨水從中間給沖斷了。 有兩三處地方,則是被雨水沖刷走了小半個路面。 這些都是當初修建的時候沒有留意,當時看起來不起眼的地方,實際上卻是雨水匯集之后,流淌的通道。 修建道路的時候,沒有在這里留下空檔,下雨的時候,水流淌到這里,沒有地方出去,漫過路面所導致的。 這樣的事情,看的谷以及去年參與了修建道路的人,面色有些發紅。 因為他們所修建的道路,只不過是過了半年的時間而已,不少地方就都出現了損害,這讓他們覺得特別不光彩。 “神子,我們把它修好!” 谷在一旁連忙出聲說道。 韓成止住了谷他們。 堵不如疏,這樣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既然下雨的時候匯集起來的雨水從這些地方通過,那再堵也沒有太多的用途,因為總得給這些水一個流淌過去的口子。 反倒不如直接在這些地方建橋來的簡單省心。 青雀部落橋梁構造非常的簡單,就是在休要修建橋梁的地方,兩邊都用石頭壘出結實的石頭礅,上面架上厚重而又結實的石板。 窄的地方就壘兩個石墩,架出一個橋洞,寬的地方就多弄出幾個石墩,多架出幾個橋洞來。 不過這些橋洞之間的跨度都不大,最大的跨度都沒有超過一米五。 依照青雀部落現在的水平,以及現有的條件,太過于高級的橋梁根本就修建不出來。 趙州橋那種一個拱就跨越幾十米距離的橋梁,更是只有驚嘆的份。 不過這樣橋梁,對于最大的車輛還只是驢車的青雀部落而言,也已經足夠用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