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它被貓耳珍藏了起來,就放在屬于他睡覺的炕的最里面,與他頭枕的地方平齊。 睡覺的時候,只要他一轉頭,就能看到這個墨斗,就能想起當初的事情。 他能夠一直堅持不懈的練習手藝,并達到青雀部落第二的位置,這個墨斗以及神子當初對自己說的那些話,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加班加點的練習手藝的時候,有不少時候,貓耳都覺得自己太累,覺得自己或許不需要這樣拼命,自己可以和其余學習木匠手藝的人一樣,多休息休息。 但他一直都沒有這樣做。 那個墨斗,以及神子曾經與自己說過的話,讓貓耳就這樣一直堅持了下來。 當日復一日的這樣埋頭練習手藝,持續了很長的時間之后,再回首的時候,貓耳忽然間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很遠很遠。 當初比自己學習木匠活計早的人,以及比自己在這方面有天賦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之中被自己超越,被自己給遠遠的甩在了后面。 人的一生很長,也很短。 在這一生之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人,經歷許許多多的事情,但有些事情,只能一個人去做,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獨自一個人品味著孤獨,承受著前行路上的壓力與痛苦,熬過了患難,再回首時,人們往往會為自己當時的堅持而感到驕傲。 感謝當時的自己沒有停止不前,沒有半途而廢,而是一路堅持了下來。 而往往,這個狀態出現的時候,也是一個人成長最快、進步最大的時候。 貓耳將這根銅木的軸打制好之后,跛還有另外的一些人也將外面的那個圓柱給做好了。 將銅木的軸從圓木的中間穿過,找好位置之后,用筆做出記號,又將銅木周從中間抽出來。 然后跛以及貓耳兩個人,分別按照之前做出來的印記,拿著斧頭、鑿子在銅木軸上,以及外面的那個圓柱上面鑿孔。 銅木過于結實,所以跛使用的是隕鐵斧頭與鑿子。 貓耳使用的是青銅斧頭與鑿子。 至于另外幾個木匠,則開始拿著斧頭等工具,在那里制作木釘,為跛與貓耳兩個人打下手。 好一陣兒叮叮當當的聲響過后,銅木軸以及外面的洞都被打好。 跛他們再次將銅木軸穿進直徑大約二十厘米的圓木之中,稍微調整之后,使得兩者之上的孔對照整齊。 而后跛接過一根木釘穿進去,用斧頭將之釘牢。 木釘多余的部分,則用斧頭砍去,使得其與外面的圓柱平齊。 這樣的幾圈木釘定下來之后,外面的那個圓木,就跟銅木軸牢牢的結合在一起了。 只需要在裝上一個l形的柄,轆轤的主體也就成了。 “再做出來一些兩厘米厚、四厘米寬的木板,截的和轆轤上面的圓柱一樣長。 等到將轆轤上面涮過桐油之后,就每隔兩厘米左右的距離,往上面弄一片,稍微固定,再用結實的藤條分成三道或者是五道,將之捆扎結實,而后再通體涮桐油。” 見眾人已經將這些給做出來了,在一旁站著沒有離開的韓成,就出聲給出新的命令。 這些東西,之前的時候他沒有往圖紙上畫。 倒不是說他想要學習貓主子留一手,而是因為在畫的時候,他沒有想起來這些東西有什么用。 現在,他已經想明白了,這些被牢牢捆在外面的木板,是用來防止那一截圓木開裂不能使用的。 有了外圍的這層隔開捆起來的木板在,就算是里面被穿起來的圓木真的裂開了,也一樣不會影響轆轤的使用。 并且,多了這層厚度為兩厘米左右的木板之后,轆轤的整體也會變得更粗,纏繞繩子的時候也會變得更快。 明白了韓成的意思之后,跛幾個人就立刻就開始照做。 這些事情簡單,再加上人手多,可以進行分工,所以過了一陣兒之后,便已經將之做好了。 把這些做好的同時,另外一個人,也將用來支轆轤的架子給做好了。 很簡單,就是兩組交叉捆綁起來的木棍,呈現x形。 只不過交叉點要高一些,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兩組架子的交叉點的高度要一樣。 當然,就算是高度不太一樣也沒有關系,進行固定的時候,將比較高的那一側多往地下埋一點也就是了。 桐油這東西與油漆有著很大的不同,油漆刷上之后,在干之前絕對不能去碰,但如果刷的是桐油,只要不介意手上沾染上一些桐油的話,是沒有什么關系的。 所以,在想要早些看到轆轤效果的幾人的操作之下,剛剛刷了桐油的轆轤就被架在了廚房那里的那口井上。 找來一根結實、而且又長的麻繩,將其牢牢綁在轆轤上面,攪動轆轤把繩子一圈圈纏在轆轤上,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把往外裝土的欏頭往纏繞在轆轤上面的繩子上的一綁,再把手一丟,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欏頭就朝著井里面墜去。 同時帶著繩子將轆轤帶著飛速的轉動,直到欏頭到達井的底部之后,轆轤才會停止轉動。 “好了!拉!” 這樣過了一陣兒之后,下面傳來了裝好土的聲音。 之前進行拉土的那人,就顯得有些激動的握著這新鮮出現的工具的柄,一圈圈的攪動,繩子被纏繞在轆轤上。 過了一會兒之后,裝著土的欏頭就出現在了井口之上。 這人一手扶著轆轤柄,伸出另外一手將之拉到井口外面,再把繩子取下。 將這一套動作完成之后,這人的一張臉漲得通紅。 不是因為使用了新工具過于激動了,而是因為累的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