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韓成根據泡黃豆芽得出來的經驗,將水缸里面泡著的稻谷,用笊籬從里面撈了出來,然后將之放在了準備好的長條狀藤筐之中。 藤筐的下面鋪上了一層比較粗糙的麻布,用來防止這些被水泡開的稻谷漏下去。 藤筐之中鋪泡開的稻谷不是太多,大約是有一厘米厚。 泡好之后,韓成將藤筐搬起架在一個水盆上面。 水盆里面有水,不過并不多,只是稍稍的浸濕了一些藤筐里面的稻谷。 將這些做好之后,韓成又找來一塊粗麻布,用水浸濕又稍稍的擰干,將之蓋在了藤筐之內鋪著的稻谷上面,如此初期的準備工作也就做好了。 之所以會這樣操作,是因為經常被水泡著,容易缺少氧氣,反而不利于種子的發芽。 當然,對于如何種植水稻韓成知道的也并不是太多,不少事情都需要摸索著來。 就比如培育秧苗上面就是這樣。 這被用水泡著的兩缸稻谷,只有一缸被他這樣處理了,剩下的一缸,從里面撈出來之后,被他裝在了筐子里面,然后拎著一路來到了他之前平整出來的土地那里。 用手抓著泡開的稻谷在松軟的地上密密的撒了一層。 盡可能均勻的撒好之后,就用銅锨鏟起邊上準備好的、極為細碎的土壤,在上面蓋了一層土,將泡開的水稻種子給蓋住。 土沒有蓋太厚,也就一厘米左右的樣子,太厚的話,種子不容易往外拱芽。 將土蓋好之后,得到韓成吩咐的二師兄拎著水罐過來了。 其中的一個水罐上面還飄著一個用葫蘆做成的瓢。 二師兄將水罐子在苗圃邊上放定,韓成伸手拿過罐子里面放置的水瓢,舀起水往上面潑。 韓成澆水澆的很是充足,不是太大的一片的地方,就足足澆了十來罐子水。 澆過水,稍稍的停留了一會兒,就跟二師兄一起,拿起冬天的時候用干枯野草編織而成的草柵子往這上面蓋。 鋪蓋上這樣的一層草柵子,可以起到減少水份流失、保溫的作用。 韓成沒有下過稻秧不假,不過對于種植蔬菜以及種西瓜這些卻不陌生。 家里面種菜種的早了,有些時候就會采用這樣的手段。 種西瓜種的早、想要西瓜早些出苗的時候,還會在地上覆蓋上地膜。 地膜以及塑料棚子韓成弄不出來,如今也只能是用草柵子這些東西將就一下了,蓋上這樣的一層東西,總比什么都不覆蓋強。 下辣椒秧、番茄秧、茄子秧也好,下稻秧也好,都是需要讓種子發芽,既然這樣,那韓成將后世得來的、用來種菜的辦法用在下水稻秧苗上面就不會差太多。 至于其中的細微差別,那只能是在今后不斷的實踐之中慢慢的總結,爭取能夠找到更加適合下水稻秧苗的辦法。 做好這些,韓成和二師兄兩個又在這里站了一會兒,便拿著工具回到了錦官城內院。 過了一會兒就又從里面出來了。 如今,站在錦官城內院這里放眼望去,靠近內院的這一大片的水域,跟之前的時候相比,已經有了翻天覆地一般的變化。 之前鋪滿整片水域的水,匯集到了溝渠之中,其余的地方都已經變成了旱地。 一條條的田埂,將這一片的地方分割成不怎么規則的一個個區域,區域里面是已經被翻了一遍的土地。 青雀部落的人們,分布在這里面,大多數的人都在盡快能的將這些翻過一遍的土地給弄的平整、細碎。 另外的一些人,在距離內院這里更遠的一些地方,繼續翻著之前圍攏起來,一直到現在沒還沒有翻完的土地。 站在這里看了一會兒之后,手里握著經常使用的那柄銅锨,韓成帶著二師兄離開內院,朝著這片土地走去。 喊了七八個人,讓他們停止下手里的活計,韓成帶著他們來到了已經耙好的土地那里。 稍稍的交代了幾句之后,眾人便開始在這里忙碌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