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圈壓著一圈,爭取將做到不遺漏一處地方。 隨著石磙的轉動,與石硓子的滑過,飽滿的稻谷粒,紛紛從上面落下。 因為有谷桿在上面鋪著,可以減緩上一定的壓力,再加上打谷場也是土面,可以有效的保護稻谷粒不被石磙以及石硓子碾壞。 石磙是來到這里之后,前來錦官城的一些擁有著石匠手藝的人,用錘子與鑿子做出來的。 這些石磙,個頭比青雀主部落以及銅山居住區那里的個頭要大上很多。 這是因為,主部落那里拉石磙的主力是驢子以及鹿。 錦官城這里,則有從紅虎部落以及駝背原始人那里得來的、數量不少的牛可供驅使。 就跟‘大人吃大饅頭,小孩吃旺仔小饅頭。’是一個道理,力氣大的牲口,同樣也要拉大石滾,大硓子。 大石滾加上大硓子,以及力氣更大的牛,那碾場的效率自然是要高上不少。 在太陽距離地面還有大約一半多高的時候,場已經被打好了。 一些在場面上參忙的人,先用木叉將被石磙壓扁的水稻桿子挑到一邊給堆放起來。 后面又用木掠耙這些東西將一些殘存的、比較長的水稻桿子給弄走。 然后就開始用木锨、大掃帚、翻過來使用的掠耙‘攏場’。 所謂的攏場,就是指將被石磙碾下的果實,以及果實的殼子等混合在一起、攤在打谷場上的東西,給聚攏在一起。 攏好場之后,隨之開始的就是揚場。 今天還可以,有些微風,趁機揚場剛剛好。 通過揚場,借助風力,將混合在在一個的稻谷與稻谷糠分離出來。 剩下一些不太好收拾的臟谷子,可以通過簸箕、竹篩這些東西給收拾干凈。 打谷場上的人,正在這里收拾著,放下鐮刀的韓成從水田之中走了過來。 “將今天打下來的稻谷多弄出來一些,舂成米,等到晚上的時候,蒸大米干飯吃!” 韓成過來看了一會兒被這些人收拾出來的稻谷,而后笑著對部落里的人說道。 “等一下就讓人多從稻田里面抓一些魚出來。 晚上的時候熬成魚湯,用魚湯澆大米干飯吃!“ 咽下一口口水的韓成,再一次的開口對眾人補充說道。 聽到韓成這樣說之后,在這里的人,一下子就變得沸騰起來。 大米干飯的美味,他們中間只有一小部分來得早的人品嘗過,那真的是一種令人享受的美味。 后來來的這大批人,是從沒有吃過大米干飯的。 不過,他們沒有吃過,就并不代表不知道的大米干飯的美味。 因為時常就會有吃過的人,在照顧水稻、或則是看到水稻的時候,忍不住的跟他們說起大米干飯的美味。 久而久之下來,部落里的這些人,基本上都知道了田地里種著的是水稻。 水稻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尤其是用來做成那種叫做‘大米干飯’的食物之后,吃起來更是一絕。 所以此時聽到韓成這樣說之后,才會變得這樣的興奮。 見到他們高興,韓成也一樣的開懷,并不趁著部落里的人不注意,不著痕跡的咽下了一口口水。 后世的時候,他雖然是一個北方人,但是大米也是吃的。 大米干飯和米茶,是最常吃的兩種用大米做出來的食物。 尤其是在沒有饅頭以及面條等面制品的時候,大米就會順理成章的成為他的主食。 之前的時候,部落里雖然也得到了稻子,但是因為要多留下來做種的緣故,韓成并沒有舍得怎么吃,所以導致于現在他也特別的想要吃上一頓大米干飯。 跟部落里的人說慶祝犒勞一下是假,最為主要的還是他自己饞了。 安排了人趕緊對新打出來的稻谷進行舂米之后,韓成立刻就返回到了稻田這里,號召部落里的那些半大孩子們在收割過后的稻田里捉魚。 相對于幫忙收獲稻谷這些事情,部落里的孩子們,最喜歡做的,其實還是抓稻田里的魚。 之前的時候,因為有正經的活計要做,所以只能抽空稍稍的抓一會兒魚,還要擔心會被部落里的大人責怪,一點都不過癮。 但是,神子過來呼喊就不一樣了,這項之前需要偷偷摸摸進行的事情,立刻就變得光明正大起來,可以盡情的抓,完全不用擔心誰會過來責怪自己等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