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將水輪放在架子上,并安裝固定好之后,水輪并沒有轉圈,依舊是穩穩當當的停留在那里,沒有什么動彈。 這是因為,那自上而下落下來的水流,并沒有落在水輪的葉子上。 落不到葉子上,也就提供不了動能,水輪自然而然也就是不會轉動。 這當然不是貓耳拉著尺子丈量了好大一會兒之后,鬧出來了大烏龍,將水輪的位置給確定錯了,導致出現了現在的這種尷尬情況。 而是因為,還有一些裝置沒有安裝。 在貓耳的示意下,不少人繼續再這個水潭之中進行挖掘,樹柱子。 從水輪那里,往流水流淌下來的地方而去。 柱子樹立的很高,幾乎跟流水流淌下來的那處岸邊相持平。 將柱子樹立好了之后,便有人人抬著一個東西過來了。 這個東西乃是用鋸,豎著從中間鋸開的大樹干。 截面的直徑將近一米,整體長度將近兩米。 樹干中間的木料被鑿去掏空了很多,有點類似部落制作而成的原始獨木舟。 不過跟獨木舟不同的是,這節木料的兩端,都被完全鑿開清理掉了。 如果這樣的形容還不夠形象,不便于理解的話,還可以將之看作為,一個從中間劈開的中空圓柱的一半。 這個東西被人抬過來之后,貓耳便讓人將之抬到了剛剛樹立起來的一行樁子之上,其中一頭搭在了流水往下流淌的岸上,正好對著出水口。 當然,為了方便安裝,在做這些事情之前,貓耳先讓人用銅锨等東西,在水流的上游將之截斷,并用暫時開挖出來的水渠,將之給引到了一邊。 這樣過了一陣兒之后,那個用樹干制成的通道,被固定到了樹樁上面,并且接口處也被用石頭、泥巴等東西,給好好的封堵了起來。 “好了,把土給鏟開吧!” 將這東西給弄好之后,貓耳又進行了認真的檢查。 見沒有問題之后,便開口這樣說道。 于是便有人上去將側開的那個渠道的口子給封堵住,并將堵住主干道的泥土這些給鏟開。 口子鏟開之后,便有水順著口子流淌出來,然后順著支起來的木頭通道,來到了水潭的上方,流到盡頭之后,便跌落了下來。 沉重的水柱攜帶著下墜的力量砸落下來,落在水輪的葉子之上。 這樣的力量直接將這片水輪的葉子砸的往下轉去。 在往下轉動的同時,也將水輪帶動的隨著轉動。 然后往下墜落的水流,便落在一片新的葉子之上。 水輪就這樣一片葉子換著一片葉子的轉動著,整個水輪便隨著轉動起來。 看著在水流的帶動下,不斷轉著圈的水輪,以及水輪橫軸上面隨之轉動的、橫著裝的方形木棍,圍攏在水潭邊上見證奇跡的青雀部落眾人,不由的發出一片的歡呼聲。 一些未成年人,蹲在邊上,睜大了眼睛,顯得極為驚奇的望著這在水流帶動下,不斷轉動著的水輪。 這一刻,他們的驚奇與喜愛,一點都不亞于某個特別出名的科學家,小時候見到風車時的樣子! “把水碓也給裝上去!三個水碓都給裝上去!” 看著在水流的帶動下,不斷的旋轉著的水輪,韓成也顯得極為的高興。 這樣過了一會兒之后,他大聲的對貓耳等人說道。 此時的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水輪一下子帶動三個水碓進行工作的情景了! 有這個愿望的不僅僅只有他,貓耳等青雀部落的人,也都有這個想法。 所以在聽到了韓成的招呼之后,正在那里一臉喜悅的望著被水流帶動著,飛快轉動的水輪的貓耳等人,立刻就行動了起來。 為了方便對接下來的東西進行安裝,還是在第一時間里,就讓一些人將水渠側方開出來的口子給用銅锨給鏟開,而后又用石塊、土等東西,將主渠道給封堵上,將水給引往一邊。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包括韓成在內的眾人傻眼了。 水輪運轉正常,三個配套的水碓也都正常,同樣可以使用。 但是,這樣的兩個東西,此時卻裝不到一塊來! 因為將要安裝水碓的地方,是水潭…… 水潭的水面,和水碓轉軸之間的落差,差不多得有兩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