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缺銀子的無奈-《大明之崛起1646》
第(2/3)頁
他忙將手頭的資金核算了一遍,帶來龍南的銀子共七千兩,在清流縣混亂中還遺失了一部分,加上近幾日建設軍營的花費,如今只剩下不到六千兩了。
贛州那八千兩“勞軍款”已經啟程,應該會在近日運抵龍南。也就是說,他現在手里有一萬四千兩可以支配。
但是扣除購買軍裝、皮靴等物的首批貨款近三千兩,以及預留部隊伙食費用和軍餉之后,能用來建設煉鋼廠的銀子至多也就八千兩。
這點錢想要搞一座平爐煉鋼廠是肯定不夠的,蘇承羽粗算也得四五萬兩投入才行。他下意識地就想去貸一筆款……
“銀行真的是個好東西,可惜沒有啊。”他長嘆一聲,只能重新面對現實,想要低投入,快速產出,選擇就只有一個——坩堝煉鋼。
他重新拿過一張紙,列出坩堝煉鋼的設備:庫房、坩堝、地爐、鼓風機,完畢。總支出大概也就三四千兩。
改為坩堝煉鋼,蘇承羽也不得不將目標產量降低到每爐一噸以內了。
定下了方案之后,具體的問題也就跟著來了,坩堝、地爐的尺寸,鼓風設備的風量,煉爐需要多少人,鑄造鍛造工序需要多少人,甚至生產什么產品都得預先規劃好。
他只覺得一陣頭大,看看手里的這些問題,似乎尋找工匠的事能交給別人解決。
于是他叫來喬千和洪思,讓他們帶人在龍南各處尋找鐵場、煉鐵作坊之類。也不說挖人了,就直接把鋪子整個盤下來,如果有規模較大的再回來通知蘇承羽,由他出面親自去談。
待兩人離開,蘇承羽又想起另一些必需品——耐火材料。他只得再派人去采購耐火磚、高嶺土、石墨等材料,并且特別囑咐,如果龍南買不到就去贛州,總之必須盡快購齊。
待吩咐完這些事項,蘇承羽總算能靜下心來提筆計算鍋、爐的參數了。
按照每爐接近一噸的出鋼量,坩堝的尺寸定為直徑半米,高七十公分的柱狀,底部是半球形,此外還有個帶觀察孔的蓋子。地爐用耐火磚鋪墊,尺寸只需比坩堝略大個幾十公分,再加上鼓風口和煙囪就行。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麻煩,到次日清晨,他總算是將所有部件的設計圖紙繪制完成。只是具體是否合適還得等實際投產之后才能知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辽市|
蒲江县|
吴堡县|
临江市|
隆安县|
大同市|
嵊州市|
盐津县|
哈尔滨市|
团风县|
贞丰县|
交口县|
托克托县|
菏泽市|
钟祥市|
南汇区|
长春市|
东光县|
太保市|
景洪市|
徐汇区|
临澧县|
广平县|
翼城县|
武鸣县|
夏邑县|
上思县|
永州市|
宿迁市|
佛坪县|
龙江县|
罗江县|
淮南市|
积石山|
漳浦县|
会昌县|
当雄县|
临潭县|
伊宁县|
连山|
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