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咳咳,寧某有些好奇,既然汝安兄有如此關系,為何不早點與你姨夫說呢。” 劉惟寧聞言長嘆一聲:“寧朋友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你真的以為我那姨夫有通天本領嗎?這次換學官是上面的意思,我不過撿了個便宜罷了。” “原來如此。” 寧修心疼起劉惟寧來:“那么若是沒有這次偶然,汝安兄便要一直等下去嗎?” “那是自然!”劉惟寧神色一正,斬釘截鐵的說道。 “佩服,寧某佩服!” 寧修沖劉惟寧拱了拱手,由衷的贊嘆道。 以劉惟寧的才學若是教諭換個人恐怕現在早中舉了。他明知何教諭刁難于他卻苦苦熬著,一熬就是十余年終于等到“自己人”出任學官。這份毅力卻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的。 “寧某冒昧的問一句,汝安兄就沒有考慮過去國子監坐監嗎?” 劉惟寧聞言眉毛一挑道:“寧朋友說的是什么胡話,坐監不是正途啊。” 寧修大惑不解:“為何坐監不是正途?” 劉惟寧苦笑道:“我大明朝要想入仕無外乎有四條路。其一是科舉,其二是國子監坐監。其三是蒙父蔭蔽,其四是由天子直接授予傳奉官。” 說完他刻意頓了一頓接著說道:“蒙父蔭蔽做官當然好,但咱們拼爹拼不過啊。傳奉官就更不用說了,授官的都是些伶人方士。剩下的這兩種途徑才與吾輩相關。科舉的話,需要一次次的考試,若能會殿連捷自可以授官放官。至于這坐監嘛.....卻是有些特殊了。” 寧修好奇道:“這坐監有何特殊?” “國子監的監生來源有四種。分為舉監,貢監,蔭監,例監。舉監就是從落選會試的舉人中挑選優秀者入監。貢監是從各縣、州、府學的大齡生員中挑選出的。一些生員因為各種原因未能中舉,又不甘心做一輩子老秀才便去國子監坐監,出來也是能做官的。至于蔭監指的就是蒙父蔭去坐監了。例監嘛就是捐錢得監了。” “這不是挺好嗎,汝安兄可以走貢監啊。” ...... ...... 注1:此處教授為府學主官,類似的有縣學教諭,州學學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