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府尊大人不知道?” “夫之吟來聽聽。” 陳縣令點了點頭,清了清嗓子吟誦道:“撥燈書盡紅箋也,依舊無聊。玉漏迢迢,夢里寒花隔玉簫。幾竿修竹三更雨,葉葉蕭蕭。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橋。” 李知府也是科班進士出身,光聽韻腳就知道這首詞牌名是《采桑子》了。 “好一句‘玉漏迢迢,夢里寒花隔玉簫’,好一句‘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橋’啊!” 李知府不知是不是想起了初戀情人,突然感慨了起來。 陳縣令見狀,賠笑道:“府尊大人,下官覺得此子小小年紀能夠作出如此佳作,當真是有天賦的,應該好好培養才是。” 李知府點了點頭道:“是啊,年輕人有天賦不容易啊。你剛才說的那句話好,不世出的神童。嘖嘖......” 感慨了一番,李知府揮手道:“夫之,還有一首詩呢?” “哦,容下官想想。” 陳縣令閉上眼睛思忖了片刻,這才悠悠吟道:“文君放誕想流風,臉際眉間訝許同。枉自夢刀思燕婉,還將摶土問鴻濛。沾花丈室何曾染?折柳章臺也自雄。但似王昌消息好,履箱擎了便相從。” 陳縣令吟的正自得意,卻沒發覺李知府已經陷入了沉思。 良久,李知府吐出一口濁氣道:“枉自夢刀思燕婉,還將摶土問鴻濛......沾花丈室何曾染?折柳章臺也自雄。這寧修不僅有才情,還有傲骨。夫之覺得他做這首詩的意思,是不是在猶豫是否要做官呢?” 也不怪李知府如此發問,張三公子臨走前特地囑咐他要對寧修多加關照。李知府是張閣老的門生,猜測張三公子這么說是張閣老的意思,忙不迭的應下了。 既然要關照,自然要對這個寧修好生了解一番。 但寧修畢竟是縣學生員,李知府沒什么機會接觸,接觸寧修最多的便是縣學教諭和縣令了。 教諭身份地位不夠,李知府根本不屑去問,他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陳縣令。 誰曾想這么一問,還問出麻煩來了。 若是此子真的在做官和做富家翁之間猶豫,最終放棄入仕,他可該怎么向張三公子,向張閣老交待?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