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時珍號起脈來不發一言,眉頭深鎖神情肅然。看的寧家父子倆十分緊張,生怕診治出什么惡疾來。 寧修也知道在這個時代醫療條件十分有限。即便是李時珍這樣不世出的神醫也不能保證醫治百病。 許多在后世能夠輕松治愈的疾病在明代卻可以輕易的索人性命,這當然讓寧修憂心不已。 “無大礙,令堂只是染了風寒,故而會咳的厲害。李某開一記方子,寧公子照著去抓藥,連服十日令堂的病定能好轉。” 李時珍突然發聲嚇了寧修一跳,但聽到李時珍說娘親只是染了風寒,他提到嗓子眼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了。 風寒并不是大病,只要調理得當按時吃藥是一定能夠好轉的。 看寧劉氏咳的那么厲害,寧修生怕她是得了肺癆。肺癆也就是肺結核,在后世都不一定能夠治的利索,在大明更是絕癥了。 寧修感激的沖李時珍拱手道:“多謝李神醫。李神醫大恩,小子沒齒難忘。” 李時珍推了推手道:“寧公子說的哪里話,治病救人,這是醫者之心。” 說罷他坐在桌前開起藥方來。 不多時的工夫李時珍寫好了藥方,將其遞給寧修囑咐道:“令堂的病雖然并無大礙,但這些日子切不可受風。不然病情恐怕會反復加劇。” 寧修連忙點頭應下。 李時珍跨起藥箱便往外走,寧修跟著出去,把李時珍送到了府門才折了回來。 “臭小子,快去給你娘抓藥,你娘這里有爹照顧呢。” “哎,兒子這便去。” ...... ...... 萬歷六年,臘月二十三。 趕在年關之前,新任湖廣巡按御史賀文程抵達武昌。 賀御史今年五十有一,本來要任職吏部文選司主事,結果朝廷一紙調令把他派到了湖廣來。 若是放在一般時候,賀御史早就炸了。 可他被張閣老私下叫去囑咐了一番,立刻轉怒為喜,與同僚做了交割,馬不停蹄的就趕來湖廣了。 朝廷的意思是賀御史不必那么急著走馬上任,但賀御史急于表現給張閣老一個好印象,竟然連年也不過了。 巡按御史官職為七品,看似不起眼,但其權力很大可以稽查官員品行,隨時寫奏疏檢舉。故而便是封疆大吏,方面大員也對巡按御史頗為忌憚。這屬于大明官制中典型的以小治大,小官大用。 在忌憚巡按御史這一點上湖廣巡撫孫振也不例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