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說罷便小心翼翼的退出殿去。 “你們也下去吧。” 朱翊鈞環視一周,那些小太監們便恭敬的退出了乾清宮。 “先生受委屈了。” 殿內已經只有他二人,朱翊鈞沉聲道:“之前有過不少彈劾先生的奏疏,朕自然是不信的。無奈彈劾的奏疏實在太多,朕也只好留中不發,不能為先生辯解太多。現在看來,這些人怕都是遼王安排好的啊。” 張居正心中一沉,心道皇帝陛下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那些奏疏中有一部分明明是他授意門生進的,為的就是搶先一步自誣。 之后不管是到太后面前倚老賣老,還是以退為進上書致仕,都將占據絕對的主動。 可現在看來,皇帝陛下似乎是看出了什么,明面上看是把責任都推到了一個死人身上,但細細想想是不是在敲打他呢? 不過張居正也是久經宦海沉浮的老臣,哪里會被皇帝的一番話就攪亂了心神。 他沉聲回道:“臣謝陛下信任。臣對陛下,對大明乃是一片赤膽之心。不管小人如何挑撥,這一點不會改變。臣也相信陛下一定能夠做到重瞳親照。” 一個太極,張居正又把壓力回給了萬歷。 萬歷皇帝尷尬笑了笑道:“先生說的是。” 為了掩飾尷尬,他不得不引開話頭。 “聽說元輔先生的長子、三子今年要參加順天府的鄉試,大明又要出兩位能臣了,真是國之幸事啊。” 張居正連稱不敢。雖然他能夠保證兩個兒子一定在鄉試中高中,但卻也不能這么說,何況還是在天子的面前。不然,豈不是坐實他目中無人,不把朝廷當做一回事了? “元輔先生太謙虛了。虎父無犬子,朕相信他二人一定能夠報效朝廷的。” 萬歷皇帝笑吟吟的說道:“朕還聽說湖廣最近出了一位才子。這才子姓寧名修,與元輔先生同是荊州府江陵縣人,荊楚真是文脈昌盛啊。”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