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醒來后他又把作過的題目一一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這才繼續補覺。 其他號舍的考生大體也是這么一個狀態,就這一場而言,考試的時間確實太長,不少人都能夠提前答完。 或許允許考生答完題目后提前離開貢院才是正確的選擇。 但在當下,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眾人皆是等到書吏們來收卷才得以逃出升天。 關在這逼仄狹窄的小小號舍中,連腿腳都得蜷縮著實在是太難受了。 考生們一出號舍,就紛紛舒展筋骨,活動腿腳,似是用這種方式宣泄對考試環境的不滿。 寧修提著考籃一路走到貢院大門,見一眾士子聚在一起議論紛紛,好奇之下便湊步上前聽了一聽。 “三場之試已考兩場,雁卿兄怕已是十拿九穩了吧?這一次若拿了解元,也算給咱們岳麓書院爭一口氣。” “是啊,以雁卿賢弟之才奪得解元根本不是什么難事。可惜如今朝廷禁毀書院,即便雁卿兄奪魁,這功勞也得落到長沙府學頭上,真是叫人氣憤。” “籌和兄,旭言賢弟,此不是說話的地方,小心禍從口出啊。我們還是先回客棧再說吧。” 聽這三人的口音,應該是長沙府那邊的。 “敢問三位朋友可是長沙府學的赴考生員?” 寧修拱手問道。 那被喚為雁卿的是個二十上下的秀美男子,一身淡青色儒衫緊緊包裹著身子,發髻用一只桃木穿過顯得十分清雅。 再看他的五官,這男人生的一張典型的國字臉,星眉劍目氣度不凡。鼻梁高挺,一雙大耳隱隱有福相。 “吾三人便是長沙府的士子,敢問這位朋友有何貴干?” 寧修愣了一愣,尼瑪,聲音要不要也那么好聽啊。 “咳咳,在下聽到方才幾位朋友在議論岳麓書院的事情,似乎朝廷有意下令禁毀書院?” 那三人面上立刻警惕了起來,為首那雁卿沖寧修拱了拱手道:“朝廷大政豈是吾等能置喙的,方才這位朋友聽錯了。” 那二人也連忙道:“是啊,這位朋友一定聽錯了。” 寧修心道看這三人的表現,他一定沒有猜錯。 張居正于萬歷七年下令禁毀天下書院,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便是因為張居正反感私人講學。 因為私人講學,往往會對朝廷的大政方針予以置評,引起不好的輿論影響。 于是乎這位元輔少師張相國下令禁毀天下書院,不少知名的書院都被迫關停,不再公開講學。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寧修也知道有不少書院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保留了下來,卻不知道著名的岳麓書院究竟是怎樣一個狀態。 聽那三人方才的口氣,似乎是對張居正禁毀書院的舉動很不滿吶。 咦,他似乎略過了一個細節。 方才他問的是‘三位朋友可是長沙府學的赴考生員’。 而那玉面書生答的卻是‘吾三人便是長沙府的士子’。 雖然‘長沙府學’和‘長沙府’只差了一個字,意義卻差遠了。 前者證明他們是長沙府學的在讀生員,后者只能說明他們是長沙籍的讀書人,卻不一定就讀于當地府學。 為何那玉面書生要咬文嚼字呢? “三位朋友誤會了,小可也對張相國禁毀書院一事十分關注,聽聞三位暢談便想要論道一二。” 寧修連忙解釋到。 “這......” 那被喚為雁卿的玉面書生顯得十分猶豫。 良久他才長嘆一聲點了點頭:“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還是回客棧說罷。” 寧修直是大喜,連忙拱手道:“正合吾意。”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