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想那韓正敢于直斥弊政,痛罵晉商,讓寧修佩服不已。 他當然不能見死不救,眼睜睜看韓正爛在詔獄中。 只是該如何幫他呢? 寧修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要說這件事是天子的授意寧修覺得不太可能。 一來此時天子尚未親政,仍然是一個乖寶寶的形象。 二來這種小事不太可能傳到天子耳朵里。 既然不是皇帝下的圣旨,那么便只有一種可能了,是次輔張四維的意思! 張四維這人表面上看是翩翩君子,有名仕之風。 但此人實則是個睚眥必報的偽君子。 只要是得罪了他的人,一定不會有好果子吃。 很大可能是張四維聽到那首罵他和晉商的詩氣不過,便勒令錦衣衛(wèi)鎖拿韓正。 以次輔之尊勒令錦衣衛(wèi)行事并非沒有可能。雖然嚴格來講錦衣衛(wèi)是天子親軍,只對天子負責。 這么說來這件事就十分值得玩味了。 如果天子對此事完全不知曉,而是張四維一人策劃,那么完全可以把事情鬧大。 只要把事情鬧大了,張四維便會慌張,屆時只要稍稍給些推力就不難把韓正營救出來。 那么眼下首先要確定的就是天子對此事知情與否。 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寧修雖然是穿越人士,卻也不會讀心術,更不可能了解到紫禁城中的那位圣天子的想法。這件事必須要假借他人之手了。 寧修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張居正。 以張閣老的地位,是最可能了解內(nèi)幕的人。 當然也有一些其他的渠道,但是通過這些渠道最多只能旁敲側擊,效果遠不如通過張居正。 思定之后,寧修便深吸了一口氣朗聲道:“諸位且莫要著急,寧某先探一探消息。在此之前還望諸位留在會館,稍安勿躁。” 寧修生怕這些同鄉(xiāng)情急之下做出什么傻事來,真要是這樣那就無法挽回了。 寧修好歹也是解元郎,說話還是有些分量的。 他這番話后眾人皆是安定了下來,紛紛表示靜候寧解元佳音。 寧修又與劉惟寧囑咐了幾句,這便一甩袍袖出了會館。 這一次,他要去的是張居正的京邸! ...... ...... 說來也巧,這幾日張居正因為偶感風寒沒有去內(nèi)閣辦公,而是留在府中靜養(yǎng)。 不然寧修前來京邸拜見卻也只能撲個空。 相較于戚繼光的京邸,張居正的京邸顯然更為豪奢,這倒也符合他萬歷首輔的身份。 寧修來到大門前,將名帖遞與門官便耐心等候。 約摸一炷香的工夫,那門官去而復返,表示自家老爺有請。 寧修便跟著那門官進了宅子,七拐八繞來到一處相對僻靜的跨院內(nèi)。 “老爺便在書房,寧解元且隨某來。” 寧修微微頷首,跟著門官緩步走到書房前。 門是虛掩著的,寧修輕叩了叩門,只聽“進來吧”三個字。 他深吸了一口氣,正了正網(wǎng)巾,一振袍服推門而入。 屋內(nèi)焚著香,寧修細細一品卻是檀香。 他繞過屏風向前走了幾步,只見張居正端坐在書案前,正捧著一份奏疏看著。 寧修掃了一眼,桌案上還擺著厚厚一摞奏疏。 寧修不由得心生感慨。世人都言張?zhí)狼诿悖瑢幮迏s沒想到他勤勉到這個地步。 縱然在家中休憩也忘不了政務,這厚厚的一摞奏疏怕是都要票擬的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