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一個人來的,這會兒已經(jīng)在狗東到家上面下單了,讓他們直接送過來。超市里面有的東西,他們都會配送,就是配送費挺貴的。” 當真是科技改變生活,現(xiàn)在別說是外賣了,就連床單被褥都能直接讓他們送到寢室樓下來。 這時一直在忙碌鋪床的中年大漢才停下來,他豎起大拇指說道:“我原本就想讓楊凌自己來的,你看別人多省事兒。” 燕大的宿舍有點奇怪,雙層床分為上下鋪,而張楚高中時候的學校住宿同樣是四人間,但每個床只有上鋪,下鋪則是書桌跟柜子。 “那你就在宿舍里面等送快遞的吧,我還要去迎新點接其余人,開學后我們有的是機會再見。”李濤揮了揮手,他作為迎新人員,今明兩天的工作任務(wù)相當繁重。 “那李哥先去忙吧,拜拜!” 目送著李濤遠去之后,張楚才找到了自己的床跟書桌,他將書包放在書桌上,然后認真打量起寢室環(huán)境來。 空調(diào)、風扇都有,還有張楚從沒有接觸過的暖氣,陽臺看起來還挺寬的,也有獨立的廁所,只不過洗澡的話還得去每層樓的浴室。 暖氣、澡堂對于南方學生來說似乎都很陌生,反正張楚又不打算每天都住在學校里面,這些倒可以接受。 畢竟兩人是初次見面,楊凌跟張楚也沒有太過于熟絡(luò),為了避免場面太尷尬,楊凌主動揚了揚手上的那本《南方周末》說道,“我今天在車上看到了你的專訪,你那首《生活》寫得相當好,生活可不就是一張網(wǎng)嘛!” 張楚這段時間都忙得忘記接受過專訪的事情了,他驚訝的回答道:“這么快就出了,我自己都還沒看過,真不知道這篇專訪寫得好不好。” “挺好的吧,我知道你是個幽默的人,跟那么本質(zhì)的寢室號跟床鋪號很相配。” “不提這個,我們還是朋友。”張楚之前只知道自己被分在了45乙號樓,根本不知道具體的寢室、床鋪號碼。 楊凌做了個抱歉的手勢,笑著說道:“別人都說你不會作詩,我覺得你那首《生活》真的寫得很簡練,而且形象。” 當初張楚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的時候,那記者曾說過類似的問題,很多人都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是真正的詩歌,沒有任何韻腳或者格式可言,而且里面的意向也都虛無縹緲。 現(xiàn)代詩并不需要跟古代的那些絕句或者律詩一樣講究工整,他在面對采訪時候就拋出了這樣一首格外別致的詩歌來! 《生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