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行為可以理解,畢竟誰不說自己的作品好呢! 但張楚很反感周云深這種夸贊自己貶低別人的做法,尤其這被踩的人名字叫張楚。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你爸打電話回來呢。”楚嵐極其氣憤的說道,“什么時候年紀成了衡量一本書好壞的標準,你的書還沒寫出來呢,他們就知道不行,什么道理!” “媽,您別氣。他呀,無非就是想抨擊我來獲得網絡熱度罷了,我偏偏就不如他的意。” 周云深或許是想踩一踩張楚,只不過這次恐怕踩到了刺猬身上! 張楚一直都覺得一部感人的歷史作品一定不是炫耀歷史知識的佶屈聱牙的考證專集,也不會是生硬地把古文翻譯為白話的歷史流水賬。 以史為鑒,如果歷史作品都不能吸引讀者閱讀,那這個詞語又有什么意義呢? 張楚想要從人性的角度對歷史人物進行有趣的、文學的觀察,把人的歷史分解成鮮活的、極具個性的、充滿魅力的特殊個體來進行描述。 更何況自己也不是沒有去了解這方面的歷史,他幾乎把明朝的典章、器物、文化、風俗等概念了然于胸,深入到了明朝的歷史情境中去。 為什么現在歷史類的作品被書店、讀者們束之高閣? 還不是因為它們晦澀難懂,除了真正的歷史愛好者之外,估計沒人會閱讀這種違背現代消費者閱讀習慣的圖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