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不過因為他跟張楚的特殊關系,所以在簽訂合約的時候具有一定的知情權,顧新學知道他們之所以能拿到合約,其實并不是因為15%的版稅比例,而是因為承諾了45天之內會讓《萬歷十五年》上市! 其余很多出版社都給了象征作家頂點的版稅比例,但沒有任何一家敢夸下這種海口,畢竟上級部門稍微效率慢了點就會造成拖延。 “夢龍文化那邊已經找了不少歷史方面的專家、教授進行審稿,你們知道去年歷史類銷售第一的胡煒吧?他也被邀請了,人家書評都已經寫好,就等著過兩天發布出來。” 顧新學開口解釋起來,這相當于是給自己公司省時省力。 他不說還好,這一說就讓其余人把火力多準了他! 旁邊辦公桌的李遂陰陽怪氣的說道:“誰知道那些書評客不客觀,要是我們都把審稿的工作交給作家經紀公司去操作,指不定每天都會冒出幾本神作來。” 這道理是很對,但說話的語氣著實不那么討喜。 “我們也不是沒有審稿啊,總編自己很早就看過了內容,而且校對室也在加班加點的工作,這差的就是邀請專家審稿而已,他們自己就完成了。咱們公司一時間恐怕找不到那么多專家出面吧?” 顧新學也不想跟同事發生矛盾,現在是分秒必爭的時候,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面很不明智! 其實他們倆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只是所處的身份不一樣而已。 作為張楚的編輯,顧新學當然得維護自己手下簽約作家的利益跟名聲才行,起碼這種質疑圖書質量的話語不應該由出版社內部發出來。 要是連同一家出版機構的人都不相信《萬歷十五年》的質量,那還能指望市場上面的消費者嗎? 顧新學相當心累,他剛剛還在審核張楚農歷新年前的最后一次稿費,2019年1月要支付的稿費可不少,必須在銀行放假前把稿費都打過去。 不僅僅是張楚一個人,整個出版公司簽約的作家都需要這筆稿費,他們中間很多人稿費數字其實并不多。 多的有幾百萬,少的只有幾百塊,差距相當明顯! 這1月份發放的稿費其實是去年11月的銷售分成,那個月對于張楚來說簡直就是收入暴增的一個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