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書到底講的什么內容? 諸如此類的問題在他們心間來回縈繞,幾乎找不到什么答案。 “唉,據說現場有一千多人過去了,早知道我也臉皮厚點,這樣就能看到了。” “看了很多評價,怎么感覺大家說的都不一樣。” “這樣的評論我覺得挺真實的,沒有一面倒!” “話說什么時候《挪威的森林》才上市啊?” “這會成為我買的第一部青春愛情小說,感覺挺羞恥的!” “期待期待,張楚還真沒讓人失望過。” “這一次的愛情故事該不會依舊是中國人跟外國人吧?我都已經幫他們想好了劇情,肯定是個漂亮的挪威妹子。” “劇透菌在哪里?怎么這么多評論都找不到任何一個劇透君啊!” 平時大家在看書的時候是不怎么喜歡被劇透的,可現在他們一個個卻又在盼望著有人能透露點小說的具體內容出來。 要不然想要從評價里面反推出故事詳情,那恐怕比登天還難。 目前情況來看,大家對那個保密條款還是有一定的敬畏,估計離開百周年紀念講堂之后就會對它越來越淡漠。 如果是60人的微型試讀會,那么內容在保密上面肯定要容易一些。 可現在有一千二百多人都拿到了作品,即便大部分人都是只有幾萬字的試讀內容,但傳播出去的話也是有影響的! 對于作家來說,讀者跟粉絲是兩個不同的類型,就像觀眾與粉絲一樣。 讀者們其實是不在乎故事內容有沒有被劇透,有沒有被泄露,他們只是單純喜歡這個作品,所以才會買來閱讀。 如果沒有劇透的話,他們怎么知道這本書好看? 僅僅依靠書評人的夸贊是遠遠不夠的,還得有真實的口碑,真正意義上的口口相傳! 《挪威的森林》屬于慢熱型的,并不可能像《達芬奇密碼》那樣依靠試讀本就能征服全世界的讀者。 所以需要慢慢發酵,需要看完整本書的人給出意見跟看法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