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人民的名義》-《文壇救世主》
第(2/3)頁
小家伙已經在房間里面呆了好幾個小時,現在正是發脾氣的時候!
好在有了貓糧的安慰,抹茶并沒有找張楚的麻煩,決定原諒鏟屎官。
這時候張楚干脆就躺在沙發上面,進入到救世主系統里面。
聲望值的變化并不大,這些天來張楚的影響力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期。
新增粉絲的數量是越來越少,他現在的目標就是把普通粉絲轉變為鐵桿粉絲。
這樣一個鐵桿能提供的聲望值就是普通粉絲的十倍甚至更多!
沒有獲得那種大型獎項就沒有抽獎機會,張楚雖然有些遺憾,但很快打開了場外求助功能,順利找到地球上面的那本小說。
上輩子張楚在等待《人民的名義》電視劇每天播出的時候覺得太煎熬了,所以就從書店拿了本才進貨的原著小說看。
在電視劇沒有走紅之前,翰林軒書店里面是沒有這本書的!
幸虧他老爸張博文看到電視劇收視還不錯之后就果斷從經銷商手中進了50本原著小說,要不然就會錯過這電視劇的熱潮。
做書店這一行的就得經常關注這些消息,有時候一些消息會意外促進圖書銷售,就看能不能把握住。
熱播劇的原著小說是肯定要多進貨,并且配合電視劇或者電影海報擺在最顯眼位置的。
現在其實張楚對小說的具體內容已經忘記得差不多,倒是對電視劇的場景印象深刻。
他記得這其實并不是一部反腐小說,而應該算作是官場小說才對!
這類型小說發表跟出版都有一定的困難,不過卻是流行小說里面一個很大的分類,有很多讀者。
這部《人民的名義》從省市級別的高官一直寫到基層工人,寫出來了豐富的社會成名,對一個個人物從任性上面進行了深入挖掘。
反腐小說有明確的價值取向,有正面人物,是正邪爭斗的故事模式,最后通常都是正義的一方獲勝。
而官場小說主要是呈現官場的生態,也就是日常的運作方法,其中很難看到正面人物,大家都跟《紙牌屋》里面的政客一樣無所無用契機。
近些年市面上比較暢銷的官場小說經常采用的就是成長的模式,去寫一個小人物的成長史!
這跟《鬼吹燈》、《達芬奇密碼》一樣,都是通俗文學的類型,跟一般的純文學或者嚴肅文學不一樣。
有人說官場文就是男人版的宮斗,這兩種類型都是圍繞著一個模式不斷編織故事,寫主人公的奮斗,不斷取得勝利。
只不過最終目的不一樣,宮斗小說的目的是為了主宰后宮,而官場文則是為了權傾一世。
當然,這并非沒有積極意義。
想要升遷就必須奮斗才行!
而且官場小說里面通常對人與人之間那種微妙復雜關系描寫得特別細致,可讀性很強。
現在那些腐敗官員們實在太有想象力,他們創造出來的許多貪腐事實簡直匪夷所思,比文學家跟作家們的腦洞都還要大!
所以有時候看新聞都覺得比看了小說還要精彩。
張楚看重的是《人民的名義》小說跟電視劇里面的真實,在為官之道跟人性方面非常真實。
小說作者本身就曾經是一個體制中人,離職之后就寫了多部官場小說,據說為了寫《人民的名義》還親自去監獄跟那些貪官采訪取材。
沒什么比當事人自己講訴出來的心路歷程更真實的!
給觀眾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集就是侯勇扮演的趙德漢這個形象。
國家資源部的趙德漢,乍一看是一個非常清廉的好官。
住在筒子樓,出行靠自行車,家中幾乎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辦公室里也只是放了一瓶自己喝的五糧液。
當別人懷疑他貪污的時候,他一臉正氣,反手就教育別人思想覺悟不夠。
直到在趙德漢的辦公室門口,他還要求騎自行車低調進入,不想斷送自己的政治生命。
表情之無辜,言語之真誠,幾乎要讓人相信他確實是被冤枉的。
直到觀眾們在這家伙的別墅里看到了一面由2.3億現金堆積起來的錢墻之后,才明白他的偽裝到底有多好!
最可笑的是,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趙德漢將自己貪錢比喻成收割麥田,看著便心生愉悅。
整個案件最荒誕的地方是,他的貪欲遠遠超過了自己的心理承受力。
明明有這么多錢,可是一分錢也不敢花,就連給父母的生活費也是每個月只寄300回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阡县|
黑水县|
襄汾县|
兴化市|
武隆县|
南郑县|
凤凰县|
灵川县|
依安县|
门头沟区|
张家港市|
崇义县|
凤冈县|
盐城市|
湖南省|
偃师市|
铁力市|
吴桥县|
乐清市|
韶山市|
芦溪县|
永和县|
乐昌市|
兴文县|
名山县|
台东县|
陇川县|
唐海县|
蒲城县|
遂川县|
大新县|
安陆市|
赫章县|
沾益县|
固安县|
滦南县|
长沙市|
黄大仙区|
安溪县|
新昌县|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