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紀委和最高檢而言,他們當然希望能準確掌握張楚小說的每一個字詞,并不希望寫出來的東西偏離了主題。 之前周康在跟他們交流的時候并沒有說《人民的名義》將會以網絡連載的形式發布,所以雙方都默認為是寫一本書,在出版發行之前審核一下行。 現在棘手的事情發生了! “我現在就打電話去溝通一下吧,看看對方是任由我們在網絡上面發布,等要出實體的時候審核。還是讓他們每一章都審核一下?!? 經紀人的工作不好做,周康琢磨著自己是不是應該朝著翰林文化傳媒管理層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做這些麻煩的事情。 張楚嘆了口氣:“我覺得每一章審核很不靠譜。難道除夕夜、春節期間,還指望那群公務員加班嗎?” “你在春節期間就能寫出來?”劉維頗為驚訝,他還以為一本書起碼要籌備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之前大概的內容已經準備好了,就想聽聽這些罪犯自己的心路。他們的經歷對我的小說有重要意義,當然這不是對號入座,而是想知道他們在面對重重誘惑的時候是怎么犯下一念之差的!” 只不過這些內容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讓別人講出來。 他要采訪的人都曾經位高權重,擁有過人的心智,不會輕易對一個陌生人,尤其是自己這樣的年輕人敞開心扉交談。 張楚并不打算把這些落馬的貪官寫成魔鬼,在他的眼里,這些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有些人雖然貪了不少錢,但的確對老百姓和社會做了實質性的貢獻。 而有的人貪了許多錢,卻把社會搞得一團糟。 一樣的米,養千百種不同的人。 外面那些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官員,當他們一旦從云端掉下來,很好奇他們的心態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很少有干部是一上來就貪污的,大多數都是因為一念之差,或者是因為身邊人出事牽涉進去。 劉維很好奇張楚究竟是怎么把這個小說給寫出來,能作為新時代的主旋律作品。 “實話實說,我完全沒想到你會寫這個類型的作品。你是從哪里得到的靈感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