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個人力量很難超過集體、公司的力量,這可是一場媒體大戰。 每家公司都用高薪聘請了說客在大眾媒體和預熱頒獎禮上面詆毀對手以及為自己影片大唱贊歌,每年頒獎季都會有許多明星、導演的丑聞被挖出來! 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是在奧斯卡投票前夕呢? 因為他們的對手就希望在這個節點上面爆發,讓評委們對那部電影觀感惡劣。 頒獎季是馬拉松式的宣傳,從十一月開始一直要到奧斯卡頒獎禮才結束,而那些獲獎的作品根本不會結束宣傳,反而會擴大,借助奧斯卡的東風將影片大肆宣揚。 比如近些年在國內上映的影片中,《荒野獵人》可是獲得了超過5.6億人民幣的票房,若不是萊昂納多拿到了影帝,這部電影估計最終只能在藝聯院線上映。 還有就是《綠皮書》,頂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頭銜在國內賣得相當不錯。 “頒獎季的事情就交給你們負責了,這是你們的長處,希望能有好消息傳來!” 好萊塢的規則很明確,首次簽約經紀公司的藝人第一份合約期限最多只有一年,如果雙方都不滿意的話,可以一年之后和平解約,不會出現簽十年甚至更久的賣身契。 哈利-伊曼紐爾本不喜歡說大話,可這時候為了安撫張楚也不得不承認:“依照目前少年派全球破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來說,今年金球獎你已經穩穩的可以拿一個提名了,我回去就幫你爭取爭取拿獎!” 金球獎的公關難度可比奧斯卡低多了,因為這獎是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而協會的會員數量只有九十多個人。 給不到一百人營銷當然輕松得多! 況且金球獎就喜歡關注度高的電影,更在乎的是星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