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明朝那些事兒》的成功,在于張楚對歷史的恭敬和尊重,他以人文學者嚴謹的治學態度追尋歷史的本真,并且在故紙堆里爬梳時,堅持保持自身的客觀與謙和。用以讀史的性情寫史,把歷史的煙云輕輕地撥淡、撥開,撥出頭緒,這不僅是對讀者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負責。這對于歷史讀物作品本身,無疑是一種最為妥帖的尊重。】 后面還有洋洋灑灑上千字在分析張楚的文學創作思路,不僅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要脈絡,而且還沿著歷史皇權更迭的線索去運筆行文,中間加入了小說的創作手法對人物心理進行分析。 張楚快速瀏覽了一下這篇文章后,他那張能防核輻射的老臉都忍不住一紅。 不愧是院長! 這夸起人來真是一套一套的。 完全不避嫌,《明朝那些事兒》就是一部好書! “你看到了吧,院長對你可是真愛。”孫瑞琪打趣道,“你成天頂著個燕京大學中文系的名字上新聞,這可幫咱們學院的知名度進一步打響。” 張楚深以為然,“差一點我都要以為這是我買的通稿了。回頭得給周院長送一套《明朝那些事兒》的實體書過去,看看能不能賄賂他再幫我寫一篇書評,這些評價聽起來太滿意。” 旁邊那幾個女孩跟張楚都算是普通的同學關系,最忌諱的就是交淺言深,所以并不太方便做一些比較親密的評價。 “估計等你畢業了,這些書都要被教授們拿到課堂上面當實際案例進行分析。” “終于要出實體書了嗎?我平時都不怎么玩微.博,還是看書比較方便。” “說起微.博就是氣,底下有人說你是亂寫,我好心好意幫他列出來這些史料的出處,結果被回了一個nmsl,你是怎么忍受這些網絡暴力的啊?” 張楚攤開手道:“一樣米養百樣人,當他們不存在就好。我們進入今天的正題吧,要不然進度就真有些落后了。” “行,不閑聊了,咱們開工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