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啟都準備以后在編寫歷史書,將這段歷史寫進去時,把“起義先鋒”這個外號給王薄同志坐實了。 這是王薄同志的功勞,容不得抹黑。 王薄起義了,影響巨大,可讓天下人感到古怪的卻是——楊廣的反應! 按理講,對任何一個君王來說,這種起義都是絕不允許的,這是在造反,是給王朝挖墳,必須要嚴打,要即刻派遣軍隊進行剿滅,不誅滅起義者九族,決不罷休。 尤其是這種首義者,不將之挫骨揚灰,怎能震懾住其他人? 可楊廣居然沒什么大的反應,繼續該運糧運糧,該調軍隊調軍隊,該征發民夫征發民夫,雖然也下達了剿滅命令,卻只是命當地駐軍圍剿,明眼人都能看出,楊廣是沒把心思真正放在這場起義上。 有了王薄第一個跳出來造反,什么劉霸道、高士達、張金稱、翟讓……都先后發動了起義,大大小小的起義如星火般在大隋的土地上燃燒了起來。 然而,楊廣依舊似乎沒看見,固執地調兵運糧,準備明年初對高句麗的大戰。 其實,若楊廣將囤在涿郡的大軍分一部分出來鎮壓起義,大隋即使要完,估計也得還要好幾十年。 但楊廣的思維,是先攻下高句麗,再回頭收拾國內。 到時,攜著平滅一國的大勝之勢,楊廣面前的一切敵人都會被撕碎,什么世家門閥、什么農民起義、什么盤踞在汝陰郡的勢力,都將被他楊廣碾壓成灰! 在這風起云涌、時代大幕開啟的時候,人教內部也討論過,是否要馬上起義? 少部分激進的人表示,這是起義高潮來臨的時刻,人教應抓緊時間,早點打出自己的旗幟,方能占據先機。 可多數人還保持著頭腦冷靜,認為大隋實力并未削弱,人教實力薄弱,這不是一個好的起義時機,應該趁大家目光移開的這段時間,努力搞發展才是正道。 開會時,兩派爭論不休,各陳己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