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楊廣一生很順,幾乎沒有遭遇過大的挫折,導致他的性格十分驕傲自負,容不得失敗。 這次失敗,是楊廣帝王生涯里一個難以抹去的污點。 因為不容許自己失敗,所以楊廣會再來一次,他會像一個輸瘋了的賭徒一般,將自己的老底全部押上,再和高句麗來一局、再同世家門閥來一局。 他要向世人證明:我,楊廣,能行! 而一次不行,那就兩次、三次……直到他徹底絕望墮落。 一個性格極氣驕傲自負的人,在遭遇大的打擊后,往往很難以再爬起來,何況一連是三次。 可楊廣不是個市井小民,不是一個普通的公司老總,他是帝王,他的老底是天下,這天下經受不住他這么折騰! 大隋將被楊廣徹底拖入深淵。 一心想贏回來的的楊廣,在蘇啟看來,已經失了理智,而失了智的楊廣,是很可怕的,因為他全然無所謂了,啥鳥命令政策都敢下。 “人教必須得為以后考慮了!”蘇啟暗暗想到。 八月十三日,凡是能到的人教高層幾乎都被蘇啟召集到汝陰,參與這一次大規模會議。 這場會議將研討決定許多事,為人教之后的行動奠定基礎,如討論當下的局勢將如何發展,人教又將在局勢中何去何從,針對局勢的變化,該做出什么樣的準備…… 有趣的是,會議最先進行的不是什么討論研究,而是默哀,對征伐高句麗戰爭中死去的隋軍士兵默哀! 這比較的諷刺,楊廣對陣亡的隋兵沒有什么表示,反倒是盤踞在一郡之地的小勢力對這些士兵表示哀悼。 “北邊的戰爭,以大隋失敗結束。我知道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這場戰爭大大削弱了隋廷的實力,減弱了對地方的控制能力,使我們獲得了更多發展的空間。” “但不要忘了,那些陣亡的隋兵,與我們都是一樣的,都屬于華夏民族,都是漢家兒郎?!? “他們并沒有錯!錯的是楊廣,是隋廷,是高句麗人,是為了自己陰謀犧牲他們的人!他們陣亡在北方,尸體被高句麗人鑄成京觀,擺在那里,這并不值得高興!” 蘇啟也沒避諱什么,直呼楊廣其名,所有人聽到蘇啟話后,頓時正襟危坐,臉色一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