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師妃暄下山后,所到的第一站并不是汝陰。 在慈航靜齋知曉的有關人教的情報,讓師妃暄心里隱隱對人教有些排斥。 說實話,她并不想來人教,更不想見那什么人教教主,因此她先去其他些地方轉了轉。 但人教勢大,是目前最有可能問鼎中原的勢力,是師妃暄如何也繞不去的一個坎,所以她終究還是來了! 走在汝陰的大街上,師妃暄在看著、聽著,街邊店鋪的吆喝叫賣聲,顧客與店家討價還價的聲音,兩名相熟的百姓在街上偶遇,打招呼的聲音,幾個婦人閑聊家長里短的聲音…… 明澈的日光照耀著這座城,這里有著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安寧。 城中,沒有乞丐,沒有難民,沒有插標賣首的窮人,沒有明目張膽的妓院賭場,沒有地痞惡霸…… 這都彰顯著此地的不同! 有時能聽到百姓們談論著政府,“政府”這個詞,師妃暄知道,好像是人教官府的名稱,可一介小老百姓也敢談官府的事兒?不怕被404? 城中有時會有人教的兵巡邏,有兩種兵,一種被稱為“警察”,一種被稱為“城管”。 據師妃暄了解,這兩種兵是不同的,“警察”似乎是維護治安、捉拿罪犯,類似于捕快,“城管”則是管理城市的秩序。 這兩種兵在城里出現,沒有師妃暄在其他地方看到的那樣,人們如避瘟神一般驚慌地躲避,而是覺得很平常,該做啥做啥,有人還會跟這些兵熱情地打招呼。 這些兵也怪,一點也不像其他地方那么野蠻無禮,有熟人打招呼,會回應,買東西也是和和氣氣的付錢。 每天清晨,會有許多小孩背著或挎著個布包出門,男娃女娃都有,師妃暄一問,才知道他們是要去什么學校讀書,聽說那學校中午還管午飯,在傍晚時,又能看到這些小孩回家。 城里許多地方都貼著一行行標語,上面的話非常的白,像什么“汝陰是我家,愛護靠大家。”、“飯前便后勤洗手,疾病不往身上湊。”、“水要煮開了喝!”…… 這些很讓師妃暄驚奇,她已經來此好幾天了,可她覺得對人教這只勢力的了解始終不夠。 她站在客棧的窗前,望著夕陽之輝籠罩的下汝陰城,以她的目力,能看到老遠一些百姓臉上的笑容,這不是虛假的微笑,而是此處帶給他們和平安寧,讓他們更好生活,所發自內心的笑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