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百姓讀書識字,明理知事了,教主就不怕他們站起來反抗貴教、反抗你嗎?”師妃暄問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 蘇啟笑道:“若我教和我做的是正確的,百姓為什么要站起來反抗?如果做得不對,有正確的人能推翻我們,哪又有何不可?” 師妃暄沒話說了,她沒想到蘇啟會這么回答,其他那些帝王霸主,無不做夢都想要自己的王朝、自己的勢力千秋萬載,可這家伙…… “而建立適宜合理的制度和法規,是百姓能安定生活、做工、讀書的保證。如果是一個法制不存、規矩亂糟糟的地方,人們能隨便燒殺搶掠,那還怎么發展?所以必須要有制度和法規,懲處惡人,褒獎善舉,讓人們能安居樂業。什么叫適宜合理的制度和法規呢?” “不是現在的制度和規矩好,放在以后也一定好。時代是在不斷變化,歷史是在不斷前進。孔老夫子的時代,跟我們現在一樣嗎?不一樣。所以孔老夫子當時的法令放到現在,就不一定正確。不是祖宗之法,就一定對!必須得因時制宜!” “想必秦川小友知道‘南橘北枳’的典故?” 師妃暄點了點頭:“晚輩知道!” 蘇啟道:“‘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兩個地方水土都不一樣,所要制定的某些政策當然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改變,不然就會做出‘南橘北枳’之舉。必須得因地制宜!” “制度和法規是為人而定,人不一樣,自然也要不一樣。總不能說一個青壯能夠擔起兩石糧食,就叫七歲稚童、耄耋老人也去擔這么重的糧食?必須得因人制宜!” 蘇啟闡述完這幾點后,又道:“至于要有保障這些制度和法規實行的力量,不管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法規,都要有人去執行、有人去維護它的執行。如果沒人執行,制度法規都將是一紙空文。而如果沒人去維護它的執行,那制度法規便不能產生效力,將成為鏡中花、水中月。所以得有軍隊、警察和城管等等!” 蘇啟講完,看向師妃暄:“秦川小友,對我的回答可還滿意?” 來前,師妃暄根本沒料到蘇啟會做這樣的回答,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么好,這與她自小接受的教育不同。 她細細一想蘇啟的四項治國要點,越想越覺得其中有理,蘇啟的話像是魔音一般在她腦中蕩來晃去,就是不消,她趕緊默運《慈航劍典》上的心法,消去心中雜念。 師妃暄又道:“晚輩還有一問,教主對我佛門如何看?” 蘇啟看著她,緩緩道:“佛門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佛門的引人向善的一些思想是好的,但佛門占有大量土地,卻不事生產、且這些年擴張過盛,已成藏污納垢之地,也是不爭的事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