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各位領導,關于污水處理廠的選址,我這里有點不同的意見!”余慶陽不得不再次唱反調。 調度會,市長張華,常委副市長楊亞斌等領導講了一番動員的話,然后就開始老運河治理的一些具體事項。 第一個就是污水處理廠的選址。 “我們這次是老運河治理不假,但是就污水處理廠的選址,我們是不是應該把視線放寬一點? 在考慮選址的時候,不能只盯著老運河! 濟州市穿過市轄區的有三條河,老運河,大運河,洸府河! 其中老運河、洸府河都屬于黑臭水體! 每條黑臭河道都有著不同的排污企業。 我們的污水處理廠如果只針對老運河的排污企業,會不會引起排污企業的抵制? 中國有老話叫做不患貧,患不均! 如果在治污這一塊,我們不能做到一視同仁,那么勢必會產生這樣一個問題。 大家都是排污企業,憑什么他能夠直接把污水排到河里,我卻要交錢?” 和上一世一樣,濟州市老運河治理工作組的領導們把污水處理廠的地址放到了老運河邊上,靠著一處廢棄的碼頭。 污水處理廠放到河邊上這沒有問題。 可問題是,把污水處理廠放到西岸,就有些不合適了。 這直接限制了排污企業的數量。 東岸企業要想把排污管道接入污水處理廠,管道要過河,這無形之中增加了鋪設管道的費用。 而且,老運河東邊是洸府河,濟州市的高新開發區又在洸府河的東邊。 這就等于高新開發區的企業和污水處理廠隔著兩條河。 這怎么能行? 這是在增加華禹投資的建設成本。 污水集中到污水處理廠,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鋪設管道,把企業污水直接引流到污水處理廠。 第二種就是用污水收集車,(類似于油罐車)運到污水處理廠。 隔著兩條河,無論是采用那種方式收集污水,都會大大增加成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