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022章 給大家看點東西-《我在明朝當學霸》


    第(2/3)頁

    李之藻也道:“一百多尺的大木,倒是有的,但采伐運輸不易,可在大木產地附近,擇地立木,應能降低費用。”

    這兩位,考慮的很具體。

    “再怎么降低,數千高桿,數十萬兩銀子總是需要的,而且滋擾地方,諸多不便!”

    韓學信再度開口:“這避雷旗桿有用便罷了,若是無用,浪費這么多銀錢,誰能擔得起這個責任?”

    韓學信道:“國庫的情況,大家都是知道的,除了常年的營建賑濟,寧夏之役,耗銀兩百余萬兩;東征援朝,耗銀七百余萬兩,平定播州,耗銀三百余萬兩;重建后三宮,又用銀上百萬兩,國用大匱,卻要費數十萬兩銀子,驗證這前所未聞、前所未有之事,是否本末倒置,舍本而求末也?”

    張問達也道:“數千高桿,太過勞民傷財……”

    工科的態度與策略,已經非常明確,便是緊扣花費問題,盡可能阻撓項目的推進。

    工部的態度也不積極。

    這時,內官監掌司太監何江開口道:“高塔靡費,可以少建一些。數尺、十數尺高的屋子也常常遭到雷擊,咱們可以多設置十數尺高的避雷旗桿,難度不大,也省花銷,甚至可以讓老百姓自己裝,只要有數十萬、數百萬根旗桿,一個雷雨季過去,都沒有雷擊發生,也能證實避雷旗桿的作用嘛!”

    何江向常洵笑了笑,常洵沒有說話,內官監總理太監陳永壽開口道:“這也是一個法子!”

    內官監掌印太監馬謙道:“那便雙管齊下,工部負責建大木高塔,數量不必太多,內官監負責安裝盡可能多的避雷旗桿,等有了一定的把握,再找一些高大建筑安裝,待萬無一失,方才安裝到紫禁城的宮殿上。”

    自從何江開口,常洵便在觀察馬謙和陳永壽,想找出何江背后站著的那位大佬是否他們當中的一位。

    兩人都支持何江的做法,難道說內官監都勾結在了一起?

    內官監的態度倒是積極,不過……他們是別有用心。

    “陳公公,您看這樣行不行?”馬謙問道。

    陳矩沉吟了片刻,方才轉頭對常洵道:“三殿下,可還有什么要補充的?”

    陳矩的意思,顯然也是認為馬謙總結的法子不錯。

    他沒有問馬謙說的辦法好不好,而是問常洵有沒有要補充的,個中意味深長。

    常洵甚至懷疑陳矩會不會才是何江背后的大BOSS。

    史書上的陳矩很正直,但史書未必便是真實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山市| 金乡县| 民权县| 锦屏县| 泾源县| 铜山县| 凭祥市| 秦安县| 蚌埠市| 宁乡县| 平江县| 宜宾市| 阿拉尔市| 建湖县| 湖北省| 漳浦县| 荥阳市| 济南市| 云和县| 交口县| 班戈县| 黔江区| 高平市| 肃宁县| 长汀县| 台北县| 龙川县| 宝丰县| 翼城县| 甘肃省| 精河县| 宜章县| 宣城市| 和政县| 宣城市| 双桥区| 柞水县| 南皮县| 福建省| 张北县| 夹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