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臺下掌聲雷動。 這年頭開門迎客,最多放串鞭炮打個鼓,了不起吆喝幾嗓子,哪里見過這么大陣仗,玉樓春的姑娘雖然不是頂級,卻也不是普通人隨隨便便能夠欣賞到的。 在場的人都覺得值了。 尤其有些文人墨客,一耳就聽出這曲不同凡響,紛紛打聽:“這詞是哪位大手的作品?” 太震撼了,特別是“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簡直如醉如癡。 打聽一圈后,發現大家都是一翻兩瞪眼,全蒙圈了:新詞?而且,無人認領? 難道是找的外縣名家? 正紛紛猜測時,有人弱弱地說道:“會不會就是那沈郁寫的?” 眾人一愣。 雖然沈郁目前的名聲還不算好,不過,那天在綺玉樓亮的一手已經讓不少人記住了他。 盡管有傳言稱是代筆,不過,有這種實力的人,誰會輕易替人代筆啊? 而接連出現第二首絕妙好詞,已經不能單純用代筆可以臆測了。 “怎么可能?那沈郁我又不是沒見過,不學無術,靠花言巧語入了王門,還搞起商賈的營生,他若能寫出這種詞,我吞糞三斤!”混在人群里的葉信群相當不忿,忍不住開口。 實在是他不相信沈郁的實力,能做出這種詞的人會十六年來都默默無聞?肯定有貓膩! 絲竹聲一變,夾帶著清脆的鑼聲。 臺上佳人也輕輕轉了一圈,換了個慵懶的唱腔:“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又來一首!” 有人驚呼了一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