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紙和書(打賞加更)-《唐朝好地主》
第(2/3)頁
原來雖然在南北朝時,造紙術已經比較發達了,紙張終于取代了竹簡,但成本還是很高,尤其是這年頭居然沒有雕版印刷,書籍主要是靠手抄。
許多寒門出身的讀書人,嗯,他們的出路往往就是做一個抄書人,給寺廟、書店、富貴人家抄書。
張超有錢也買不到一本好用的帳冊。
他只能讓程處默再去買了一些便宜一些的大白紙張,沒有加工成卷軸和冊頁的大白紙,張超親自動手,把白紙裁成后世普通賬本大小,然后在一側用針線裝訂起來,最后再用藍色的硬紙做成封面。
裝訂是由大丫和二丫兩婢女負責的,她們的女工很好,完全達到了張超的要求,把書裝訂的很整齊。
本來張超還打算刻個版,直接刻好明細賬的格式,不過他發現要刻個版也不是那么容易,得有專門的木匠才有這種刻字的手藝,另外光有版也不行,還得配好雕刻印刷的油墨,普通的墨水是無法印刷的。
張超沒法一次到位弄出新式好用的賬本,只能先暫時用零點一版的,線裝好賬本后,里面都是空白頁,然后手動制表。
毛筆太軟不好畫表,張超便學木匠,用尺子和木筆畫線,最后又從七娘家養的鵝身上拔了羽毛,制成了簡單羽毛筆,在那簡易的賬本表格里,把借方、貸方、余額,以及年月日,摘要、記賬號數、科目等幾項都給寫上。
費了好大功夫,總算是制出了一本充滿先進味道的標準明細賬本。
“處默,你把咱們的各項業務各立一個分賬本,比如工程處、餐飲處、總務處、皂堿處,另外銷售處、采購處,也都立一個賬本,把他們的分開記賬。記住,每一個賬本都是左邊為借,右邊為貸,而且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對每項業務,既要記錄一個賬戶的借方,又必然要記錄另一個賬戶的貸方,即有借必有貸;賬戶借方記錄的金額必然等于賬戶貸方的金額,即借貸必相等。只要你按著這個來記賬,就錯不了了。”
程處默看著那明細記賬表,似懂非懂。
他平時讀的都是經史子集,圣人學說,算術也只學過些簡單的,九九乘法他是會的,但記賬算賬這些他真心不會。
“哎,我這樣跟你說吧,你記的賬,必須得是兩個記賬方向,既不能都記入記方,也不能都記入貸方。其次,你記入借方的金額,必須要等于記入貸方的金融。”
“這個呢,也就叫做復式記賬法了,這樣的記賬法呢,既能更精準不容易出錯,易檢查。而且還能讓看賬時,更簡單明了的知道每一項業務的來龍去脈,明白嗎?”
程處默點點頭,又搖搖頭,再點點頭,再搖搖頭。
張超無奈,也管不了這些了,反正現在程處默也只是他叫來打下手的,頂多算是個錄入實習生。
真正的賬,還是得靠自己來做,起碼招到專業的賬房前,還得靠自己。
張超自己也有一本總賬,支出多少,收入多少,余額多少,這能讓他清楚的掌握自己的資金,做到心中有數。
“小郎君,柯大郎來了。”大丫過來通報。
“請柯大叔進來。”
“三郎,地基打好咧,崖面子也刮好了,接下來就要開始打窖了。照習俗老例,咱得上貢敬神,然后選個吉日開始打窖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口县|
阿拉尔市|
太保市|
金川县|
哈尔滨市|
新沂市|
聊城市|
华容县|
枣庄市|
东辽县|
漳平市|
辰溪县|
石狮市|
包头市|
卓尼县|
平罗县|
尼木县|
济源市|
海林市|
民勤县|
洛阳市|
浮山县|
泸西县|
涡阳县|
衢州市|
遵义市|
晋州市|
永平县|
民和|
琼结县|
灯塔市|
耒阳市|
青河县|
明水县|
平原县|
康定县|
芦山县|
长阳|
滁州市|
夏邑县|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