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走馬上任(第七更)-《唐朝好地主》
第(1/3)頁
第七更送上,兄弟們都訂閱投票支持一下??!
牛見虎有些不服氣的想要跟那個守門武官辯論幾句,那不過是個小小隊正,居然也敢如此狗眼看人。打狗還得看主人呢,這不指桑罵槐嗎。
張超嘆了口氣,倒懶得跟那武官糾纏。
守著個皇城城門,那人也不知道怎么就有了優越感。要是他去守個宮門,還不得膨脹成什么樣子。
進了皇城,張超五人便下了馬,沿著安上門街步行前往工部衙門。一路到了工部衙門,幾個守門的門卒也是副鼻孔朝天的樣子。
“在下新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張超,今日特來報到?!?
那老門子聽了也只是哼了一聲,“進了院子往左,那里就是工部司了,你自己過去就是了。別往其它地方亂竄,走錯地方到時可得挨訓的?!?
張超只是微微一笑,這門子肯定知道自己的身份。工部員外郎,好歹也是六品官,哪怕加了個檢校,算來也是工部四司中工部司里的副主官了。若放到后世,張超好歹也是個副司長了。
唐朝的工部管轄職權還是挺大的,工部下轄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利司四司。主官是工部尚書,下面有工部侍郎。四司主官為郎中,副主官為員外郎,下面還有主事等官吏。
大唐既有三省六部,但卻又有九寺五監。但職能并不重疊,而是互有分工。比如六部是總領,而諸寺是分掌。六部掌政令,行君相之制命。而諸寺掌諸事,行尚書之政令。
說具體點,六部管的是行政規劃審核等,諸寺就是管具體事務執行的。
工部在六部里面,能排到倒數第二,跟刑部差不多。但將作監和太府寺卻也歸工部總領,原來還有一個少府監,但唐立國后把少府并到了太府寺中。
具體點講,將作監管的就是營造,太府寺管的就是錢糧倉儲以及市場管理等,而少府監主要是管理許多朝廷自營的作坊等。
張超的具體職務就是建兩個作坊,但朝廷卻沒給他少府或太府的職務,而是直接給了個工部員外郎,正是因為工部和太府寺之間的特別關系。加一個檢校,則是他并不是真的成了工部司的副主官,而只是掛個名,然后下去專門分管兩個作坊而已。
程處默四人也調到張超手下,但他們的官職依然還是親衛府的旅帥。四人就坐在門房里等他,張超一人進去。
工部衙門挺大的,有四個司。
官員的數量不多,除了工部尚書和工部侍郎外。工部司里,有郎中,一人,工部員外郎兩人,另外有主事三人。尚書是三品,侍郎是四品,郎中五品,員外郎六品,主事是從九品。
工部司有品級的官員就這幾個,但沒品級的吏員不少,都屬于流外,有十二個令史,二十一個書令史,還有計史、亭長、掌固若干。
四個司大概有近二百官吏在這里辦公。
張超整了整衣服,先去了工部司的院子。
進了院里,張超找到一個小吏,自報姓名,然后請他代為向郎中通報一下。
那抱著幾個卷軸的小吏冷著臉打量了張超幾眼。
“你是朝廷新授的檢校工部員外郎?”他把檢校兩個字念的很重。
“正是本官。”張超也沒給這人什么好臉色,冷著臉說道。
張超知道自己第一天來報到肯定不會受歡迎,這些人都是些讀書人,哪怕一個不入流的小吏,那也都是讀書人,甚至說不定就是還是哪個士族出身。而自己一灞上鄉民,還如此年輕,結果卻一下子成了工部員外郎,空降過來,他們肯定打心眼里瞧不起自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夏市|
莱阳市|
商河县|
中西区|
嘉善县|
衡山县|
信宜市|
旌德县|
桂平市|
波密县|
清水县|
北碚区|
中方县|
罗田县|
石阡县|
苏尼特左旗|
巴南区|
沧州市|
平定县|
唐山市|
湘西|
八宿县|
上栗县|
新竹市|
全州县|
石林|
奉新县|
陕西省|
常熟市|
布拖县|
庄河市|
池州市|
新蔡县|
玛多县|
涟水县|
原阳县|
乐至县|
六枝特区|
丹东市|
南通市|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