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497章 魚我所欲也-《唐朝好地主》


    第(1/3)頁

    歷史上,正是唐玄宗開啟了藩鎮。藩鎮可謂是大唐的潘多拉魔盒,打開之后,放出的魔鬼,最終毀滅了大唐。

    唐玄宗之時,大唐進入中期,這個時候唐初立國的府兵制基本上崩壞,無府兵可用,府兵也不能戰。唐朝不得不改用募兵制,為了應對當時邊疆的緊張局勢,唐玄宗大量擴張防戍軍鎮,設立節度使,先后設立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玄宗時的節度使,其實顯著的特點就是繼承了以前的都督府軍制。在重要的地點設置軍府,玄宗時設立節度使,并不斷擴大節度使的職權,邊境上先后設立十節度使,統稱藩鎮。

    這也就開啟了后來滅亡唐朝的藩鎮割據的開端。

    節度使節制藩鎮,坐鎮邊疆,在一開始確實也有許多積極的意義。

    邊疆形勢復雜,安全問題嚴峻,又遠離中原,信息往來不便。玄宗授權各藩鎮節度使,掌管一個地區的軍政,后來權力逐漸擴大,兼管民政、財政,掌握全部的軍政大權,這樣做固然讓邊疆大將有更大的自主權,不須事事請示中央朝廷,能有效的應對邊疆的各種問題,更好的防御外患。

    但這些藩鎮大權在握,不免最終出現實力過大,最終威脅中央的結果。大唐走向衰弱的安史之亂,正是因為安祿山一人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節度使,一人掌握著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控制著極廣闊的大唐北方地區,擁有了和朝廷對抗的實力,這才反叛。

    安史之亂后,中勢中衰,藩鎮大量設立,雖然不少藩鎮依舊服從中央,是拱衛型藩鎮,但在河北河南河東等一帶的藩鎮,卻是割據一方,基本上是表面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自成一套,亦不賦稅,形同獨立,成為割據局。

    說到底,這就是外強內虛的危險。

    大華要長治久安,必須要保證中央的強大。

    這就如同張超此前堅持分封之制,但分封的核心卻又是中原不封。分封之同時,又保持了朝廷的六十萬常備軍的強大軍事力量,以此震懾諸侯。

    現在張超要部署兵力到海外,增強在海外的影響力,保證在海外的權益,他寧愿多支開軍費,再擴建十六萬軍隊,也不愿意從中原調走兵馬,更不打算削減中原兵力。

    大華奉行的始終是中原本位制。

    中原就是核心,這一核心如果打破,大華也許還能按著慣性強盛個幾十年百年,但早晚還是會分崩離兮。

    不謀全局,又如何謀萬世呢。

    蘇定方是兵部尚書,他考慮問題,更優先從軍事角度來考慮。特別是他現在管的兵部是軍政體系,主管軍費開支預算、裝備后勤這些,下意識的總會去考慮軍費開支啊,裝備費用啊,將士薪俸等等。

    而張超做為皇帝,考慮的是保證大華在海外的利益同時,既要擴大影響力,又還得保證朝廷的核心利益。

    這個核心利益,就是要讓中央朝廷,尤其是中原的力量,一直要有絕對性的優勢。

    他不會去走唐玄宗的老路。

    唐玄宗的天寶十節度設立,雖然短期內挺爽的,省了朝廷許多麻煩,但那不是什么靈丹妙藥,反而是動亂之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津县| 修文县| 利辛县| 桃江县| 韶山市| 葫芦岛市| 涿鹿县| 巴彦淖尔市| 临泉县| 扎鲁特旗| 张家口市| 鄂托克前旗| 张北县| 华池县| 什邡市| 宁德市| 东丽区| 汝阳县| 西吉县| 浪卡子县| 全椒县| 巧家县| 罗城| 上栗县| 蕉岭县| 疏附县| 盐山县| 巴林右旗| 汾阳市| 婺源县| 丰都县| 蒲城县| 铜陵市| 邵阳市| 孟州市| 舞阳县| 新乡县| 常宁市| 武平县| 枣强县| 渭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