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書友說袁紹寫的太蠢。其實靈界三國,以演義為背景,而袁紹在演義之中,出場那么多次,只有一次對戰公孫瓚的時候表現出了一定的勇氣,其他情況都是普通人以下的水準。書友讀一遍三國演義中袁紹的情節就知道了,真不是老亞針對他!】 【上不計費,以下正文】 袁紹和眾謀士籌劃,曹操退兵之后,應該如何追擊,如何斷曹操后路,如此種種。 沮授深感憂慮,再次開口進言道:“主公,我略通天文,今夜觀天象,見太白逆行于柳、鬼之間,流光射入牛、斗之分,恐有敵兵劫掠之事。烏巢乃我軍重地,主公不可不防。”(注) 袁紹皺眉說道:“我有大將淳于瓊,率精兵兩萬鎮守烏巢,怎會有失?區區星象之言,不足為據。”不理會沮授。 …… 許都。 伏府,原本大門緊閉,但白曉文命翼騎兵叩門,伏府不敢不接納,不多時就大開中門,迎接公子袁熙。 白曉文看到了前來迎接的伏家家主、中散大夫伏完,笑道:“深夜拜訪國丈,實有要事,幸勿責怪。” 伏完是伏皇后的父親,當朝國丈,卻也不敢在白曉文面前拿大,拱手說道:“不敢。”然后把白曉文請入府內。 “不知公子深夜來訪,所為何事?”伏完小心地問道。 白曉文道:“特來拜托國丈一件事。” “公子姑且說之。” 白曉文笑道:“望國丈與忠誠于陛下的漢臣,在明日朝會之時,勸說陛下,遷都鄴城。” 伏完吃了一驚,隨即皺眉說道:“遷都大事……須得天子決斷,我等臣子,不便參與。” 白曉文道:“國丈說的不對。遷都之事,關系到國家氣運,漢祚延續;固然應由天子決斷,但國丈身為重臣,仍有上奏建議的義務!否則諸事都由天子決定,還要文武百官,三公九卿做什么?” 這話說得有些重,不過伏完不敢得罪白曉文,有心結束交談,又怕惹禍上身,所以沉吟不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