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是皇帝在這里,二是人家胡玉還有另一個身份。 什么身份? 兩浙路的提點刑獄司的司憲,這個職位是屬于督察院和大理寺交叉管理的。 也就是說,胡玉算半個劉彥宗的人,掌管兩浙的司法督察權,且還涉及到了民事案的司法權。 知府這種官員向政事堂匯報,但司法這一塊,政事堂就無權插手了。 顯然,這個胡玉明面上是徐處仁的人,其實是劉彥宗的人,說到底,是皇帝的人。 當然,其實大家都是皇帝的人,這里是站在這件事的角度來分的。 胡玉這話讓徐處仁心中一緩,若真的事態(tài)嚴重下去,他這個太宰的差不多該換人了。 現(xiàn)在徐處仁也完全不和唐恪站在同一條戰(zhàn)線上了,他堅決反對現(xiàn)在的做法。 趙桓沉默不言,這個胡玉他非常欣賞,難怪劉彥宗要推薦他坐兩浙路的提點刑獄司的司憲。 在官場上,能找到這種主動承擔事情、承擔責任的人,已經(jīng)不多啦。 不過,雖然這事官場的事實,但主動承擔責任卻是他們的職責,且這事涉及到了延遲改田為桑的政策,所以趙桓不能隨便表態(tài)。 一表態(tài),這件事就很容易被皇帝帶偏了。 到底是改,還是不改? 現(xiàn)在八百人跑到山里,后患無窮,這事肯定是要推遲了。 怎么推?推到什么時候,三年之內(nèi),朕的1億2000萬能不能賺到? 不能? 不可能,朕必須要那錢! 這才是皇帝該表態(tài)的。 至于怎么做,朕只坐在旁邊當聽眾,你們先議論便是了! 眼看皇帝擺出一副請開始你們的表演的架勢,徐處仁便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胡司憲處理得非常妥當,田改桑固然是要執(zhí)行,不過卻不可操之過急,當徐徐圖之。” 唐恪道:“那康王那邊的問題如何解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