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八十二章糧荒(求訂閱!今天保底六更!)-《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1/3)頁

    趙桓回了羅淙和肖江魏的奏疏:不準!

    這事朕要是真答應了,百官如何看待朕?

    他倆人的確是欠了岳飛人情,但做的事,卻是對朕有利的,是真心在為朕辦事,一碼歸一碼。

    身為皇帝,這么簡單的權衡之理都不懂,如何掌控整個大宋?

    這要是準了,以后官員們做事就畏首畏尾了,擔心這個,害怕那個。

    從某種角度來說,現在的處理結果,對岳飛更有幫助,畢竟,有人已經盯上岳飛了。

    不過,這件事肯定不會因為皇帝不準,就結束。

    羅淙和肖江魏心中有愧,再任職下去,怕是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喝不進水了。

    果然,第二天,吏部尚書李若水提出了這件事。

    如此看來,羅淙和肖江魏的請辭態度之堅決。

    皇帝道:“不準!他二人秉公執法,不僅無過,反而有功,當賞才是!”

    “陛下,他二人在信書中態度堅決,恐怕留不住。”

    “朕已經回信給他們,朕希望他們留下來。”

    群臣高呼:“陛下圣明!”

    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最基礎的能力,是判斷皇帝的真實意思。

    那些拿皇帝在朝堂上說的話全部當真的人,基本上是不適合待在權力中樞的。

    就像李若水自己也說了:皇帝希望他們留下,可能并非真正希望他們留下,僅僅是向天下表明自己的態度而已,鼓勵官員們無所畏懼,但從私心層面來說,皇帝是希望懲罰他二人的。

    他二人若是堅決請辭,皇帝對他二人只會生好感,不會有半分厭惡。

    這些政治上的潛規則,不可說,但高手都這樣做了。

    接下來,羅淙和肖江魏不斷向朝廷書信,表達自己請辭的決心。

    最終,皇帝才迫不得已在吏部的奏疏上簽了字,蓋了印。

    由皇城司和政事堂各自重新安排官員上任。

    而江陵府的罪魁禍首賀遠山,今日,則在五朝門外被腰斬!

    至此,因旱災而引起的風波,也暫緩下去。

    江陵府原有的勢力徹底被打碎。

    雖然政局斗爭暫告一段落,但因為今年大旱,導致的半個荊湖路良田荒廢,水池干涸。

    作為江南最大的糧倉,以往都是向別處輸送糧食,但今年,卻需要其他地方來供給。

    這個影響,才剛剛開始。

    徐處仁不無擔憂的說,今年需要從交州運回更多的糧食,并且,朝廷要做好糧食緊縮的準備。

    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縈繞在人的心頭,在東京城的街頭,有人討論說今年荊湖路有太多災民,餓死了不少人,需要大量的糧食做供給,這意味著糧價會有所增長。

    加上去年黃河水災給京東路和河北路的影響,到現在并未完全消化,這兩個地方的糧食產量也比前年要少了不少,這無疑是雪上加霜的。

    立秋之后,早晚有了一定的溫差,偶爾也可以看到有人添加了衣物。

    最近李氏布行的衣服賣得越來越便宜了,而且李氏布行的店一家接一家的開。

    但朱青朱老板的糧鋪生意就沒那么好做了。

    現在是有市無貨的局面。

    七月整整一個月,朱青從南方運回到東京的糧食,比以往少了整整一半。

    他迫不得已將糧價提高到了每石4貫錢,但這個價格剛漲上去,政事堂就把他請過去喝茶了。

    徐處仁親自接見了他,朝廷太宰,親自見了糧商,已經說明問題:朝廷不允許漲價!

    朱青一張臉苦得都快擠出水來了:“徐相公,真的不是草民想漲價,伙計們的月錢越來越高了,這東京城的房價還在漲,這些就算了,我整個七月,從南方運回來的糧食,少了一半,但我日常的開銷卻還和以往一樣,不漲價,我沒活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四子王旗| 长白| 定边县| 五台县| 鄯善县| 沈丘县| 仁布县| 富顺县| 安陆市| 顺昌县| 民权县| 金秀| 东山县| 太原市| 温宿县| 盐源县| 汝阳县| 黄陵县| 平度市| 新源县| 泰宁县| 天峻县| 紫金县| 唐山市| 东丽区| 电白县| 东山县| 枣庄市| 梁山县| 海口市| 嘉黎县| 伽师县| 分宜县| 盐边县| 扶沟县| 卓资县| 晋宁县| 通榆县| 衡东县| 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