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元吉帶人去清河崔氏大鬧了半個月,沒有殺人但是狠狠的折辱了一番,清河崔氏吃了一個啞巴虧,卻沒有什么過激行為! 白凡心滿意足的跟大軍一起回了長安,因為此次崔氏之行,還讓他有了意外收獲! 崔氏作為千年詩書傳承的世家,最為寶貴的就是書了,傳承千年崔氏的藏書整整有一座藏書樓! 這個時代的書籍可是非常珍貴的,窮人讀不起書,上不起學,一卷書冊要價也都非常昂貴!就像當年白凡的父親花了二兩銀子,才從一名落魄書生手里買來了一本手抄本論語! 所以老百姓普遍的認識就是,讀了書認了字以后肯定能夠出人頭地,所以對于有些先生自愿辦私塾去教人識字的,老百姓幾乎能夠將這些教書先生供奉起來! 之所以世家盤根錯節無法撼動,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世家把持著這個世界的知識來源,天下藏書除了皇宮,九成九都在世家之中,普通人想識字念書,根本沒有書還談何念書? 于是只有走世家這一條路,世家要發展不會限制太死,想讀書習文可以啊!納個投名狀吧! 不說宣誓效忠,也要以后讀書識字之后跟我們一條心吧! 否則,不好意思,私家私塾,不對外開放! 于是一代代的讀書人被私人培養出來當作爪牙,所以大唐有七成的官吏都跟世家有牽連,這也是為什么即便李氏身為皇族,也拿不動世家的根本原因! 再說白凡在崔氏的收獲,手握圖書館的白凡根本不缺這一樓的書籍,但是本著賊不走空的道理,白凡經常趁著此時崔氏內部空虛,夜里借住武藝光顧一下崔氏藏書樓,半個月內,用自己過目不忘的神通,將崔氏藏書樓內的藏書的書目都瀏覽記住了! 當然都是目錄,白凡記這個干嘛?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打敗崔氏,必須從根源做起,自己的書院可以,但是還需要幾年功夫,自己要下狠手就必須用陰招來的快,知道了崔氏的知識來源,自己以后才好對癥下藥! 白凡回到了長安,每天陪著李婉平,她的眼疾需要用藥三月來調養,所以三個月內都只能是蒙著眼一片黑暗,白凡只要有空就會去時時陪著她! 這天李靖等人終于帶著隊伍回到了長安城,幽州之事已經完結,朝廷派出了柴紹過去坐鎮幽州! 對于幽州一戰中出力最大的玄甲軍、李靖李績、薛氏將軍都進行了封賞,連道門和綠林此次都被朝廷公然提及贊賞,對于在此次作戰中犧牲的烈士們,無論是軍中還是綠林人士,統一發放三倍撫恤! 朝中還張榜鼓勵有武力的勇士多多參與保家衛國,能夠以身護衛大唐者,皆會得到大唐應有的敬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