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蛇鼠一窩 糧草告急-《大唐圖書館》
第(1/3)頁
貞觀元年七月,北地大旱災已經肆虐了兩個月,好在朝廷此次提前有了準備,各地打井不少,而且也從南方不斷運糧往北方賑災了!
古代的田地產出太少,所以只能通過多多耕作積累糧食,但是天下百姓,不說奴籍和佃戶,只說自家擁有田產的百姓,每家能夠擁有和耕作的田地也是有限的!
朝廷雖然鼓勵開荒,但是新開的荒地不是上田,三年的不斷打理耕種才會轉為有收成的好田,所以各地能夠作為口糧的好田,一般每家不到十畝!
當時的田地產量,每畝好田,就拿三秦之地來說,種小麥每畝能產二百斤就是大豐收,產三百斤就要上報朝廷,祭天感謝!
一般都是產量百斤,差點的幾十斤產量,所以對于一個普通三口之家來說,一年一千斤的好糧就是老天開眼了!
但是古時候的人們,講究個多子多福,傳宗接代!很少有三口之家,基本上至少都是四口五口之家,像蜀道上的馬九郎,一家光孩子就九個,所以這么點糧食,根本不夠吃個對頭年!
正常的大唐百姓,平日里吃糧食都是粗糧,或者粗細結合的糧食,逢年過節才會吃兩頓好的!
今年出現了大旱災,各地家中存糧不足的百姓都在擔憂,但是更為擔憂的是那些依仗給地主種田而生的佃戶們!
佃戶也是靠種田為生,雖然不入奴籍,但是卻租種地主的土地,屬于借貸關系!
往年收成不錯的時候,都是地主接濟佃戶或者直接養活佃戶吃飯,佃戶每年交租、還債還糧食,實在過不下去的佃戶才會去賣身為奴!
地主也不傻,明顯今年大旱災,地里不會有收成,自己現在每天花費糧食養活著佃戶,等到再過幾個月,新糧食沒收成,舊糧食卻撐不住養不了這么多人,自己估計也要從地主淪落到要飯的!
所以眼看勢頭不對,地主們紛紛解除跟佃戶的租借關系,不再出糧食接濟他人!
等到佃戶們耗光自己家里不多的存糧之后,真的就要逃難了!
這也就是為什么沒到收糧的時候,從五六月間就開始有流民的原因,這批人里多是以佃戶為主力的!
現在到了七月正是糧食收成的時候,普通百姓家中去年的舊糧食也基本上消耗沒了,田里也沒有收成,真的要逃荒了!
于是,第二波流民潮開始了!
大唐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或者說,并不是完全沒有準備,而是大唐的國力,只能支撐到這樣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江县|
沙田区|
深州市|
浪卡子县|
靖安县|
邛崃市|
湾仔区|
九台市|
响水县|
芜湖市|
连城县|
柳河县|
东辽县|
石柱|
木兰县|
新营市|
苏尼特左旗|
永顺县|
枣庄市|
河源市|
宁阳县|
滨海县|
罗田县|
通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雷山县|
青神县|
临泉县|
股票|
泗阳县|
巴中市|
宁蒗|
株洲县|
乌苏市|
罗山县|
竹山县|
柞水县|
翼城县|
兴海县|
西安市|
祥云县|